语 文 研 究 性 阅 读 示 例 指 导
 问题的提出   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对语文阅读部分作了较大               
                的修改,其内容及要求共分九条:
 1.	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课文。默读注重效率,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600字);
 2.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3.	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4.	能对课文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5.	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6.	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
 7.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
 8.	课外自读文学名著、科普书刊和其它读物.不少于300万字;
 9.	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学习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处理信息资料。
 此外,在第二册的教材教学中也明确提出了“研究探讨,深入领会”的单元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  1.学习掌握围绕主题确定要找的书刊资料和资料查找的一般方法;
        2.学习掌握围绕主题筛选重点图书信息的阅读方法。
 重点难点   资料查找和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   1.选题:唐宋八大家阅读(以韩愈为重点);
             2.场地:联系图书馆阅览室;
             3.教具:带《中国文学史》《古文观止》《宋史》《古文鉴赏辞典》
                     等书若干;
 指导安排   
 一.课程导入:(现场问答)
   1.问:何谓唐宋古文八大家?现已学过哪几家的哪些作品?你知道他们的生平经
        历、创作风格和对后世的影响吗?
 2.导:要全面了解这些问题,就必须广泛地查找出相关的书籍资料加以认真的阅
       读并进行相关的研究才能形成一种较深入的认识,这一过程就一种是研究
       性阅读了。
 3.例:寒假期间,我班张娴、陈章、邓婕、黄灿等人开展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
       调查研究”活动,为了完成这一工作,他们事前事后都参阅了许多资料,
       可请他们讲讲为此而作的一些资料查找和阅读的情况。
 二.资料查找指导:
  1.问:要对八大家作一个整体而深入的了解要看一些什么样的资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