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8700字。
2007年潍坊市高一教学质量检测
期中语文试题       2007. 4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4.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严禁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蹒跚(pán)氛围(fēn)  缱绻(juǎn)   命途多舛(chuǎn )
  B.婆娑(suō)骸骨(hái )证券(juàn)  气喘吁吁(xū)
  C.齑粉(jī) 庇护(Pì)  自诩(Xǔ)  暴戾恣睢(1ì)
  D.颓垣(yuán )孱头(càn)  盘诘( jié)  冠冕堂皇(gu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辩解  践塌  残羹冷炙  有过之而无不及
  B.国粹  树阴  浮想联翩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绵亘  真谛  并行不悖  胜不骄,败不绥
  D.博弈  隔阂  衣衫褴褛  冒天下之大不违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以新农村建设的名
义大拆大建,滥用耕地。
  ②前不久,网络上发生了“十博士联名倒于丹”事件。其实,对《百家讲坛》来说,类似的          并不陌生,栏目“火”起来后,赞成、反对、争论的声音,就一直不绝于耳。
  ③.据“中央社”报道,国民党主席补选投票活动                于2007年4月7日下午四时。根据最后统计结果,原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以十五万六千四百九十九票的绝对优
势正式当选。
A.防范   质疑   截至            B.防止   质疑   截止
C.防止   置疑   截至            D.防范   置疑   截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北京至少有39场招聘会向高校毕业生开放,各种形式的洽谈会、双选会、供需见面会接踵而至。
B.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八荣八耻”荣辱观,不仅要家喻户晓,更要使之成为公民的行为准则。
C.科学研究中,在同一现象面前,粗心的人不以为然,或视而不见;细心的人则抓住不放,以此为追求新发现的端倪。
D.深圳北奥公司发表声明称,将针对美商起诉北奥侵犯其专利一案积极应诉,公司总经理称对这次的起诉行为“感到不可理喻”。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消费类电子产业正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一是数字化,模拟产品将逐渐被数字产品代替。二是消费类电子产品越来越多样化、集成化。
  B.北京解放后,老王因为“脑袋慢”,没能加人到蹬三轮的组织中去,所以,他时常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C.“他们把一切垄断去了,”格斯拉先生说:“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
  D.在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中(也就是时、空一体化),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彼此影响和相互渗透并不总是自愿的,更不是等值的。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二“以药养医”是医院目前的最主要补偿渠道,通15%的药品加价率,以弥补政府财政投人不足和医疗服务价格过低的问题。
   B.面对问题多多、云遮雾绕的电信收费问题,最感无奈的也许就是电信用户为此而烦恼了。
   C.在古希腊时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胜者头戴橄榄枝花冠的奖赏起源于宗教祭祀的仪式,寓意是对丰收与和平的向往。
   D.现在,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当创新的春风吹拂校园的时候,又有谁会否定千万学子中不会有青年杨振宁的身影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2题。(18分,每小题3分)
                                        (一)
    鸣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作,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节选自《<指南录>后序》)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而幸生也何为          ②何辞为
  B.①将请罪于君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
  C.①死犹为厉鬼以击贼      ②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D.①君亲其谓予何          ②其皆出于此乎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B.予虽浩然无所愧作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9.下列对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