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770字。
安徽省2007初中语文考纲文言文复习
曹刿论战——《左传》
 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
   1、十年春,齐师伐我。 伐:攻打
   2、肉食者鄙。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
3、又何间焉?间:参与
   4、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指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情。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赐福,保佑。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案件。虽:即使。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可以凭借
   9、既克,公问其故。 克:战胜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振作。再:第二次。
   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测:估计。伏:埋伏。
   二、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恩小惠,还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明是不会保佑你的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后,勇气就没有了。
   3、夫战,勇气也。 作战,靠的是勇气。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云打一仗。如果作战请让我跟随你去。
   三、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文中的“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 “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5、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6、本文的成语是什么?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气。
   7、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审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一、词语解释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讽谏。纳:接受。
   2、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高。有,“又”。
   3、朝服衣冠,窥镜。 服:穿戴。窥:照。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复:又一次。
   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明日:第二天。孰:通“熟”,仔细。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认为••••••美。私:偏爱。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蔽:爱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 面刺:当面指责。
   9、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议论。市朝:公众场合。
   10、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间进:偶然进谏。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3、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
   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第二天,徐公来了,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5、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授给上等奖赏;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人,传到我的耳中来的,授给下等奖赏。
   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旨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常常断续有人来进言规劝,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