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熟语是语言中常用而定型的短语或句子。这个定义指出了熟语的结构和意义是较为固定的,它包括两种不同的结构成分它包括两种不同的结构成分:“短语”指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句子,指谚语和格言。           
  语言里的一般短语和句子都是临时自由组合的,而各种熟语则是长期使用后定型的,从而看出,熟语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语言现象。这可看作熟语的一个特点。
  熟语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概括了人们的认识成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成语的特点和结构为人所熟知,略去不说。
  惯用语是口语中表达整体意义的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例如“背黑锅、碰钉子、回老家”等。惯用语大都是“三字格“:结构比成语简单,多为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如:扣帽子、开倒车、开夜车、替罪羊、拦路虎、糊涂虫、马后炮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如“天下乌鸦一般黑”,“众人拾柴火焰高”等。从内容看,它是社会生活的经验总结。
  从结构来看,谚语多数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经常被引用,而不像成语、惯用语那样用来造句。但是谚语不是一般的句子,是固定的,所以被人们当作一个整体反复引用。因为它在作用上具有语言材料的性质,所以也可把它放在词汇部分。
  格言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一股出于名人之手,而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例如:
           穷不失义,富而不骄。 (《孟子》)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格言在形式上与谚语解相似,都是完整的句子,在内容上一般都具有教育意义。但二者又有区别:从来源看,谚语多出自群众创造,从语体来看,谚语多格言则出自名人之手。从语体看,谚语多为口语,而格言多为书面语。从表达方式看,格言多是正面规劝。
  歇后语是由前后两部分构成的固定性口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解释,是表达意义的重要部分,因为后一部分常常不说出来,所以叫作“歇后语”。人们包常常把它称为“俏皮话”。歇后语分为喻意的和谐音的两类。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歇后语氏可以使语言表达得形象而风趣。但是,不能滥用歇后面,如果用得牵强,用得生硬,那就要弄巧成拙,流于庸俗了。

                 2004年熟语考查题型

   2004年考试说明中关于“正确使用词语”这一考点,明确指出包括熟语。对熟语不少人把它和俗语等同起来,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
   熟语,是成语、歇后语、俗语等的总称,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第2题就有熟语的考查。建议复习时参照92年“三南”试题,注意“成语与熟语的互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