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00字。
我的空中楼阁 
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  李士建   邮箱:sjlqf@vip.sina.com
教学目标 
1.把握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手法。 
2.鉴赏品味散文的内容,表现技巧、语言。 
3.理解作者表达的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设计 
第一:用5分钟检查《答谢中书书》《秋声赋》的阅读 
第二:用20分钟处理练习册P70/5、6、7、12-17题 
第三:用5分钟介绍作者,听课文录音 
第四:用25分钟学习分析课文 
第五:用20分钟处理练习册P76页阅读题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唐代刘禹锡《陋室铭》的语句,虽是一栋陋室,但在诗人眼里却充满了清幽雅静的情趣。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如入帘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同样在高一,我们还接触过一位身居陋室却怡然自得的作家。“归有光”。 
他笔下的项脊轩经过修耷后,是什么样子的呢? 
“使不上漏……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循,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一间“尘泥渗漉”,狭小破旧的陋室,在归有光的笔下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今天,我们再一起去参观一座山间小屋。 
二.解题 
作者李乐薇,江苏人,现代作家。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有感情。 
“空中楼阁”,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折射而出现的虚幻的楼台景物,后多比喻虚构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清代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曾引用此语:“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我的空中楼阁》也正是通过虚实相生的写法,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小屋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 
三.课文录音+字词 
四.整体感知 
1.在文中“我的空中楼阁”具体指什么? 
山上小屋--“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2.作者是怎样写山和小屋的关系? 
①“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暗喻,拟人,突出了小屋的玲珑、小巧的特点 
②“柔和的一个角度上”:明暗和色泽差别不大、不刺眼,和顺悦耳,质地柔软,亲切、温顺。 
山坡平缓,地势、地形,具体的事物赋予色彩、质地、性情。 
③“点破”:直接了当地捅破,力度突出的是小屋的位置的显眼、显要和。 
④博喻: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叫博喻,又叫连比。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 
a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杨朔《画山绣水》) 
b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的灰色的瓦瓴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王蒙《春之声》) 
c“砰”一声,郎平的一记重扣,激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像海涛击岸,像山洪爆发,像飞瀑倾泻。观众们蜂涌到场子里,将一束束散发着馨香的鲜花,献给教练、领队和姑娘们。(鲁光《中国姑娘》) 
d张老师却是一对厚嘴唇,冬春常被风吹得爆出干皮儿;从这对厚嘴唇里迸出的话语,总是那么热情、生动、流利,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在学生们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