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导入
师:春节期间曾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短信息。
(投影:短信内容)
很有喜剧效果的短信息,但请你不要一笑而过。其实短信的内容很平常,无非是一种相互的祝愿,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们会以此相互祝福,为什么人们总是希望多看些笑脸,少看些屁股;为什么位置越靠上看到的越多的是笑脸,位置越靠下看到的越多的是屁股?这是否折射出人们内心中一种普遍的文化心态呢?
这让我想起一个历史故事。
(投影:易牙烹子媚主)
春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厨师,叫做易牙,为了给齐桓公解馋,他用自己的孩子烹制肉汤。
(投影:鲁迅语)
鲁迅说过:“中国人从来都没有争得过做‘人’的价格,至多不过十奴隶”,还“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成奴隶以后,还万分喜欢。”他认为中国人民处于两个时代,一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个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这就是鲁迅的深刻所在,他揭露了中国人骨子里的劣根性,那就是奴性。
(板书:奴性)
那么,面对相同的问题,现代作家聂绀弩又是怎样想的呢?请大家翻开书46页。
(投影:标题《我若为王》)
二、 教学过程
环节一:朗读课文2—7自然段
(一男生读第2、3自然段;一女生读4、5自然段;齐读第6、7自然段)
环节二:解读文本
师:我若为王,我的家人的地位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投影:问题一)
我的妻子将——
生:成为王后
师:纵然没有任何德性,纵然不过是个娼妓,她依旧是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