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30字。 本练习紧扣课文段落,练习全面而深刻,知识点涵盖面广而全,非常实用,可作为本站的优质资源。
怀疑与学问
Zhouyunjun
[主题思想]
本文的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对论点的补充说明: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写作手法]
1、论证论点层层深入;
2、分析事理透辟周密;
3、引用名言、列举事例论证论点,说服力强。
[结构图解]
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怎样对待传说
怎样怀疑,怀疑的意义
怎样对待书本和学问
怀疑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
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课文练习]
(一)
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③
③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观察。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④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⑤我们( )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 )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 ”“ ”“ ”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是盲从,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 )迷信。
1、《怀疑与学问》选自《_____ _》作者____ _,著名的_____ _ 家。
2、《史记》载五帝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