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逮住高考作文的尾巴
——53年42届高考作文的变化与趋势剖析
何能毛 杨 华
遍阅从1951年到2003年53年间的42届全国普通高考作文题目(1966—1976:高考中断11年),从1951年高考作文《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到2003年根据《智子疑邻》写一篇关于“情感与选择”话题的作文,我国高考作文从形式上经历了命题、给材料、缩写、改写、看图作文、书信、社会调查、话题作文等,体裁上经历了限制文体到现在的“不限文体”,内容广涉“量变与质变”(1980年的读《画蛋》有感)、“矛盾的对立与统一”(1981年的谈《毁树容易种树难》)、“成功与失败的矛盾”(1983年的看图“这里没有水,再换个地方去挖”)以及“主要与次要、整体与局部、内因与外因、现象与本质、个人修养与社会公德、情感取舍与理性抉择”等等,题材更是遍涉家庭、社会、工作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考作文从主题到形式上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性和较大的灵活性,时刻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要求紧密联系。尤其是近年来,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逐渐走向深入,高考作文因时因势而不断与之合拍,越来越体现出“题材的丰富性、内容的包容性、形式的灵活性和主题的创造性”,以此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结合“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的要求,力图反映考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映他们判断、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反映他们的思维特征、个性差异,反映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高考作文的与时俱进,使应试和素质的互动关系尤为明显,出题者力图通过高考作文检测考生的“表达素质”、“认识素质”、“情感素质”和“思维素质”,让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和展现自我思维,通过个人的人生体验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人的理性与灵性的不同色彩,最终达到通过高考作文这面镜子“照”出考生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透过语文高考大纲,我们不难发现高考作文基础等级(审题准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