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10个字。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
唐山四十九中学杨贺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写作的意图。
2、 初步了解复述的基本方法。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及在文章中的表现。
过程与方法
3、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
4、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把握人物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
1在了解课文基础上学生能独立完成课文复述,达到语言流畅,故事主要情节完整。
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感悟人生哲理。学生能将书中得到的人生感悟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课文朗读录音 伴奏音乐
2学生提前预习本课生字 生词
【教材分析】:人教版教科书“七上”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作品.这篇文章编在“人生”主题单元,编者的意图显然是希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进而热爱生活、体味人生。
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使我们感受到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课文思路清晰明了:通过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立意高,是记叙文写作的一篇很好的范文。而且本文语言浅显易懂,生动细腻。“我”的心理描写很传神,值得揣摩学习。这都为不同角度的探究提供了生动的语言材料。
【教学目标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整体感知”和“重点探究”。本课的整体感知可以通过回答“问题链”和复述故事情节来完成。重点探究可针对题目、文中的重点细节和最后一段的有关语句去探究其深刻含义。
指导他们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要求学生言之成理地说出他们对文中人物的看法。这是将课文阅读和生活经验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尝试。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 诵读法 讲解法
【学法指导】:初一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阅读这篇课文去把握文章的大部分信息。通过这一特点,这篇文章要求他们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主要情节,但是,让他们从生活经历中去感悟人生哲理,特别是借助语文学习的经验去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有很大的困难。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观照生活、感悟人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述 阅读
教学环节教学程序设计意图
一、故事导入
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1945年1月,正是二战期间。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他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能够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师:你能猜到这位上将叫什么名字吗?听故事,兴趣导入,学生容易进入情境,并为后面学生自己复述课文奠定基础,树立模仿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