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50字。
和谐·主动·发展
──浅议语文课堂和谐教学氛围的创设
松江七中 周顺姣
和谐课堂教学氛围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相处和谐自然,气氛浓烈,师生能共同获得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通过“和谐之美”陶冶学生情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孩子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和谐的教育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在校时间的80%都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度过的,因此,它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阵地。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创造力得以发展的学习空间,缺乏一种关系和谐、能力发展的教学氛围。表现为:在课堂上教师的权威高于一切,学生成了老师的附庸。一切教学活动都在老师的预设之中。结果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缺少独立自主、创新的意识。这极大地抑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使语文教学出现了“高耗低效”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如何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呢?笔者曾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颇有成效。
一、 创设情景,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谐的核心是民主。教师要把微笑带进教学,要有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和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以课堂主人的形象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合作的氛围,促进学生主体参与能力得到提高。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儿童在无拘无束的时候,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反之,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心灵封闭,无创造性可言。因此,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创新的宽松环境,尤其重要,而“平等对话”则是新型师生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