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60个字。
十一、背 影
教学目标:
1、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人生的启示。
2、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
3、 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对父亲背影描写的效果与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教学设想:
1、用音乐烘托气氛感染学生。
2、作者在描写父亲的背影时,用了多个动词,这些词将父亲颓唐的老境和我对父亲的怜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词加以分析。
3、对作者的心理作深入探讨就会体会到作者是在“诚实”的写作,这正是这篇文章感人的重要原因。
4、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只要是了解一点中国现代文学的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性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性散文。本文写于1925年,至今已八十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也一直被选入教材,哺育了几代人。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景仰的心情一起来拜读这篇大作。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字词积累:
交卸(xiè):卸,解除、除去。“交卸”,用于某种职务。“推卸”,用于某种责任。
奔丧(sāng),有关死人的事,名词。奔丧,在外地赶回办理尊亲丧事。丧,别读sàng,丢掉,失去。动词。
踌躇(chóu chú),犹豫不定。另意,形容得意。
迂腐(yū),拘泥保守。迂腐,拘泥于旧的准则。迂,另意“迂迴”,曲折、绕远。
蹒跚(pán shān)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唐(tuí),精神委靡,意气消沉。
琐屑(xiè),指细小繁杂的事。
晶莹(yíng),光洁透明。
四、自主质疑:(默读课文,勾划以下表现以下内容的语句。)
____1、人物、事件、地点。
____2、不能理解的词句。
____3、自已认为感人的地方。
____4、写背影的语句。
_五、整体感知课文
“背影”是作者父亲浦口惜别时父亲留给儿子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交流。
1、为什么父亲的“背影”会给作者留下最难忘的印象?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学生诵读课文
要求:感情诵读,在朗读中体会父子深情。
六、探究
以下问题留给学生思考:
1、找出文中能体现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的句、段。
2、找出文中能体现儿子理解父亲、怀念父亲的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