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960字。
必修一回眸教学案
课 题:第一专题 时间:2007、9、12
教学目的:1.积累相关的基础知识,为考试做准备。
2.学会理解文章中重要语句的含义,达到加深理解主旨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学会理解文章中重要语句的含义,达到加深理解主旨的目的。
教 法:教师指要,学生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文本篇目:
吟诵青春:《沁园春·长沙》《致青年公民》《相信未来》《六月,我们看海去》
﹡体悟人生:《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
﹡设计未来:《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我的五样》
一、识记字音
脊背(jǐ)惆怅(chóu)(chàng) 甫健(fǔ) 恪kè尽职守 沉湎(miǎn) 怨天尤(yóu)人) 炫耀(xuàn 惬意(qiè) 怪癖(pǐ) 引吭高歌(háng) 摭拾(zhí) 商 榷(què) 憎恶(zēng wù ) 汗流浃背(jiā) 磕绊(kē) 妄自菲薄(fēi) 沮(jŭ)丧 斟zhēn酌zhúo 不啻(chì) 褪色(shǎi ) 入不敷(fū)出 忐忑不安(tǎn tè) 思忖(cǔn) 田塍(chéng) 慰藉(jiè) 戕害(qiāng)犄角(jī) 面面相觑qù 发轫(rèn)搭讪(shàn ) 魂牵梦萦(yíng) 潦倒(liáo) 濡染(rú) 迁徙(xǐ) 铩羽而归(shā) 寥落(liáo) 谪居(zhé)蓊wěng郁 烟垢(gòu)打夯(hāng)含辛茹苦(rú )蛰(zhé)居 颠簸(bǒ) 憔悴(qiáo 按捺不住(nà)驯服(xùn)丰腴(yú)恣意(zì)攫取(jué)悄无声息(qiǎo) 嗥叫(háo)粗犷(ɡuǎnɡ)诳语(kuáng)绿林豪客(lǜ) 狂放不羁(jī)毛骨悚然(sǒng)饿殍遍野(piǎo) 桑梓之情(zǐ)
二、辨析近义词
jué 倔强 cáng矿藏 jǐ 给予 nián 粘性
倔 藏 给 粘
juè 脾气倔 zàng宝藏 gěi 给以 zhān粘贴
三、词语辨析
1.品味 品位
“品味”动词,仔细体会;玩味。“品位”名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
(1)朗读诗歌要认真准备,在反复诵读 中寻找准确表达作品情感与自己阅读感受的声音方式。
(2)规划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地区要建设成高 的现代新城,必须坚持规划超前的理念。
(1)品味 (2)品位
3.妨碍 妨害
“妨碍”着重指造成一定障碍,程度较轻。如妨碍交通、妨碍人家。“妨害”着重指损害,程度较重。例如妨害和平、妨害健康等。
(1)有人说,这是对福利分房的回归,会 社会公平。
(2)3月14日,新疆伽师县古勒鲁克乡一加油站老板因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执行公务,被行政拘留7天。
必修一回眸教学案 课 题:第二专题 时间:2007、9、15 专 题 过 关 达 标
一、基础积累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颓圮(qǐ) 思忖(cǔn) 遒劲(jìn) 妄自菲薄(fěi)
B磕绊(bàn) 脊骨(jí) 给予(jǐ) 自艾自怜(ài)
C召唤(zhào) 吮吸(shǔn) 恪守(kè) 果实累累(lěi)
D犄角(jī) 甄别(zhēn) 巷道(xiàng) 引吭(háng)
[解析]选C。A.“圮”读pǐ,“劲”读jìng;B.“脊”读jǐ“艾”读yì;D.“巷”读hàng。
2.选择下列一组词语,依次填人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
(1)他 不失信于人,一旦答应别人的事,想方设法都要完成。
(2)他参加工作不久,因此完成这项工作的速度 要慢一点。
(3)这台晚会使得不少外国人士 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4)经过长期的 ,如今他的演唱技巧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A.历来 未免 体验 磨炼 B.从来 难免 体味 锤炼
C.从来 难免 体验 磨炼 D.历来 未免 体味 锤炼
[解析]选B。“历来”习惯上用于肯定句式,否定句式则多用“从来”。“未免”用于对某种行为或事情的评价时,有“不以为然”之意,包含一定的主观态度;“不免”则强调某种结果的“不可避免”,侧重于客观事实的说明。“体验”指亲身经历或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体味”仔细体会。“磨炼”指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锤炼”指人们经过刻苦钻研,使艺术精湛、纯熟。
3.(2007·宿迁调研)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史铁生的散文名著《我与地坛》一文浓缩了作者对多年艰辛 生活的深切体悟,读来楚楚动人,感慨良多。
B.闹得沸沸扬扬的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几经波折后终于尘 埃落定,新方案更加突出了语文、数学的基础地位。
C.刚从世锦赛载誉归来的羽坛名将林丹,即使着便装上街,也同样是精神抖擞,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而视,暗暗喝彩。
D.他是个有名的电视迷,经常看得出神人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工作之余与别人谈论的话题也总是离不开电视。
[解析]选B。A.楚楚动人:形容姿容娇柔美好,能打动人,多用于人。C侧目而视:形容非常害怕的样子。D.出神人化:形容技艺达到高超绝妙的境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俄罗斯政府在近期计划启动了一个2007年至2010年的俄罗斯儿童联邦专项计划,俄罗斯政府预计将为这一联邦专项计划拨款511亿卢布。
B.为弥补这一缺憾,新“世界七大奇迹”的评选应运而生,本次评选的最终结果将于2007年7月7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揭晓。
C.政府部门招商就合理吗?如果技术监督、环境保护、税务审计等部门把招来的投资用于制造假冒伪劣、污染环境、漏税逃税,那该怎么管理?
D.在2007年乐季,艺术总监罗兰德·盖伊将担任新一届艺术总监,并带领维也纳歌剧院完成几十年来的转变,成为大型歌剧的演出基地。
[解析]选B。A.“在近期”与“计划”语序不当,应互换位置,另外“计划”与“了”时态不一致,所以应该将“丁”删掉;C“制造”与后面多个宾语搭配不当;D.承前省略主语造成主宾搭配不当,应在“成为”前加上“使之”。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选段,完成题5—8题。
⑴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⑵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散步一词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
⑶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⑷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5.选文第(2)段中画线的句子“这一种清福”指的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主要是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根据文本不难确定。
参考答案:寒郊散步
6.文章第(1)段中划线句子说江南的冬天“不但感不到岁时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的依据是什么?(至少要找出三点)
解析: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和“归纳与概括”,对文本主要内容的筛选和概括,应尽量使用文本红的词语。
参考答案:(1) 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2)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3)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可以乱梅花之真(4)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答出三点即可)
7.第(3)段用白描法简略地写出江南冬雨中的哪些景色?景色有什么特点?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语句来表现的,对语句理解要准确。
参考答案:景象:河流边三五家人家、门对长桥、窗临远阜、杂木树林、粉似的白雨、乌篷船、茅屋酒客喧哗、垂暮、窗中灯光。特点:秀美迷人、恬淡幽雅。感受:洒脱悠闲、得失俱无,宠辱不惊(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
8.作者写江南雪景,并未进行描写,而是引用了四句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解析:考查“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一要答出所用手法,二要答出如何用这种手法,三要答出用这种手法的好处。鉴赏表达技巧一定要结合着分析所表达的内容。
参考答案:按时间先后顺序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写出了江南冬天傍晚、夜里、清晨的雪景,巧借诗句意境,通过自己的品评,将江南的雪景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增强了文章的知识性、趣味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阳光的香味 (林清玄)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末了,一期稻作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胀破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①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做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来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
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他说:“你吸到什么没有?”
“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
他开颜地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的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我们坐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中流泻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我说:“那夜来香、昙花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退化了。”
【注】
① 稻埕:这里指晒谷场。
9. 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1)植物生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所以用“想”比用“听”更合适。(2)这样写有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思,更富有表现力。
10.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一句,渲染了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表现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以上是内容方面的作用);与下文晒稻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待等内容前后呼应。(结构上的作用)。
11. 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
参考答案:(1)夜来香和昙花夜间开放,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阴香。(2)“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与农夫在乡务农的行动形成对比;(3)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
12. 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
参考答案: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1)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2)评价夜来香和昙花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3)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三、语言运用
13.请给下面一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中央电视台评选的“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揭晓,2月26日晚,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举行。
评选活动自2006年12月正式启动,历时两个多月的评选,共有10位个人和群体获得“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荣誉称号,分别是:独臂英雄丁晓兵,“蓝领专家”孔祥瑞,排爆专家王百姓,气象学家叶笃正,好军医华益慰,著名学者季羡林,爱心大姐林秀贞,阳光少年黄舸,青岛爱心群体微尘,慈善家霍英东。
此外,“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还向曾经改变中国历史的英雄群体——中国工农红军表达特别的敬意。
答: “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揭晓。
14.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部分语序不够连贯,请调整其语序,使句式协调,语言连贯。
中国文人隐居时都希望是这样的:①最好有重叠的山, ②无路可通,③在山的白云深处结一庐,④后面立着百丈松,⑤前面临着深渊,⑥瀑布和怪石分布左右;他坐在这庐中,啸傲或弹琴,与世人永远隔绝。
答:⑥瀑布和怪石分布左右 改为“左边挂着瀑布,右边耸着怪石”。
15.(2007·南京质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微笑匮乏,似乎已成为一种典型的“城市表情”。“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也已经成了许多人社交的准则。有感于此,某实验中学的学生设计了一项颇有创意的“采集微笑”的活动。他们计划走上街头,主动向陌生人微笑打招呼,一旦路人以微笑回应,他们就拍下这微笑的瞬间。
为了使这一活动顺利开展,请你代为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不少于12个字。
答:露出真诚的微笑,留下美丽的瞬间。
师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