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5道题,约5640个字。
2008年人教版初三调研考试题
语  文
全卷共三个大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题号一二三总分总分人
得分
一  积累与运用(45分)
1.按提示要求写出古诗词的原句。(共10分,每小题2分)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
②李煜《相见欢》中形象地表达心头无可解脱的愁情的词是:                                                  。
③辛弃疾《破阵子》中表达作者雄心壮志的两句词是:                       ,                         。
④《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来表达苏轼为国立功愿望的最后几句诗是:                    ,              ,                。
⑤ 古人常以诗明志,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你喜欢的两句古诗默写在下面。
                                ,                             。
2.成语考查。(5分)
①请写出下列诗文中含有的成语。(每课写一个)(2分)
《曹刿论战》(              )      《木兰诗》(              )
《醉翁亭记》(              )      《出师表》(              )
②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6个“不”字开头的成语。(3分)
3.作家作品。(5分,①②③小题各1分,④小题2分)
①《醉翁亭记》的作者               ,自号醉翁,他是       代文学家。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       代的大诗人         所作,他的诗作号称“诗史”。
③《金色花》的作者              是           (国)文学家。
④改正下列文学作品搭配错误的地方。
A.《水浒》——施耐庵——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
B.《儒林外史》——吴敬梓——清代   
《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
C.《红楼梦》——曹雪芹——清代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
D.《游山西村》——陶渊明——东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代
答:                                                   
4.名著阅读。(5分,①小题3分,②小题2分)
①仿照示例,请就你读过的一部名著中的人物来写一段话,至少要包含三个人物。
示例:一部《三国演义》让我们看到刘备“诚”的感召,关羽“义”的魅力,孔明“智”的神奇,曹操“奸”的可恶,在对各类人物品评中,让我们的灵魂经受一次洗礼。
仿写:
②走进名著人物,能让我们获取精神力量,懂得人生道理。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中诸葛亮的身上,你能学到智慧和忠诚;从《鲁滨孙漂流记》主人公鲁滨孙的身上,你能体会到               精神,从《水浒传》武松的身上,你能感受到抗争与坚强。
5.文段修改。
在汉语的成语中,(1)是乎没有哪一个成语比“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更具有讽刺意味的了。(2)它既可以讽刺不看对象、竟然给牛奏曲的人,也可以讽刺不懂“音乐”的“牛”,当然也可以兼而有之,一箭双雕。(3)可是,在一段过去很和的时间里,我一直怀疑这个成语纯属文人的杜赚。(4)哪里会有什么对牛弹琴的傻人又怎么会有牛放着草不吃活不干偏偏要听那听不懂的琴声呢
①找出(1)句和(3)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②第(1)旬中多余的词语是:                                    
③第(3)旬的语序不合理,应调整为:                                     
④在原文上给第(4)句加上标点符号。
6.按示例仿写。(5分)
示例: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仿写:                                                                         
                                               。
7.语文实践活动。(5分)
2005年10月8日,南亚地区发生了7.6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表达我们的爱心,请你代班长设计一个献爱心捐助的主题活动计划,并拟一条宣传标语。(拟写的标语要注意:围绕主题,形象鲜明,语言简洁。)
活动步骤:
①                                                      ;
②                                                      ;
③                                                      ;
④                                                      。
宣传标语:                                                          。
8.诗歌鉴赏。(5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①诗题为“春望”,诗人望到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②颔联中的“溅”和“惊”字在诗人表达“感时”“恨别”的情感时起了重要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