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3张,从故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逆向立意的思维训练,合作探究,活学活用。与课件配套使用的还有《邯郸学步》成语视频,教师简案(约1640字)及学生学案(约1940字)各一, 结合使用,相得益彰。
作文训练:(简案)
反弹琵琶出新意
——逆向思维在作文构思中的运用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高中部 韦志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立意
2、能力目标:学会在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立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强化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使作文立意新颖独到,不落窠臼。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什么是“逆向思维” 立意
2、难点:使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
3、方法及步骤:讨论、归纳、讲解、练习、作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 故事一 :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词助兴。老纪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老纪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老纪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满场宾客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老纪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大家立刻欢呼起来。
2.故事二:有位阿拉伯大财主,有一天对他的两个儿子说:“你们去赛马,终点是沙漠中的绿洲,谁的马胜了,谁将得到我的全部财产。 。但这次不是比快,而是比慢。我到绿洲去等你们,看谁的马到的迟。”两个儿子听后,都骑上自己的马缓慢地行走。太阳炙烤着沙漠,热浪灼人。不久俩人便热得支撑不住了。正巧一个智多星路过,给俩人出了一条妙计,两个人很快结束了比赛,分出了先后。请大家想一想:智多星出了一条什么样的妙计?
明确答案:两人掉换马骑,由比慢变为比快。
提问:这两则故事的主人公在解决问题时有什么共同之处?
二、明确概念,小试牛刀
1、什么是逆向思维立意
所谓逆向思维,也叫反弹琵琶,即同样一个话题,避开一般同学的构思和立意,“人褒我贬,人贬我褒”,巧妙地从相反或相对立的角度去立意,给人新的启迪和感受。逆向思维法具有挑战性,常能出奇制胜,取得突破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2、举例说明逆向立意在生活中的妙用,使学生通俗形象地理解什么是逆向立意。
作文训练:
作文的多角度立意
万绿丛中一点红
——逆向思维立意的作文训练
一、故事导入:
二、逆向思维立意
1、 所谓逆向思维,也叫反向思维,即同样一个话题,避开一般同学的构思和立意,“人褒我贬,人贬我褒”,巧妙地从相反或相对立的角度去立意,给人新的启迪和感受,这样的文章最受阅卷老师青徕。 2、请同学们观赏动画片《邯郸学步》,观看完毕,教师引导学生从反面质疑,尝试逆向思维立意。
燕国有个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很好看,就赶去邯郸跟人家学习步法。可是,折腾了许多年,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结果只好爬着回家了。(出自《庄子•秋水》)
智慧评点: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有主见。不要盲目崇拜别人。固然,学习别人的长处,是为了弥补自己的短处,但是为了学习他人而把自己的长处丢掉,这是贻笑大方的事。
3、请运用逆向思维,写出你观赏动画片《邯郸学步》后的立意(建议写两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