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90个字。本教学设计围绕“三个维度”对经典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进行了新的解读,设计新颖操作性强,教学效果不错。   板书设计好。
[教学设计·中学语文] 
姓    名:张  甜 
          单    位:长安区鸣犊初中 
联系方式:85835315 
邮    编:71010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描写、虚实、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二)能力训练点 
     朗读诗歌做到以声传情,有表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诗人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安排]    诵读法、赏析法 
[学法指导]    读—思—议—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唐肃宗乾元二年,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 
     2、指名学生谈听后感受。 
(明确:作者身处漏雨茅屋还时刻想着穷苦大众,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 
(三)朗读诗歌 
     1、字音、停顿、节奏指导。 
        ①字音:怒号  三重茅  挂罥  布衾  塘坳  恶卧  大庇  突兀  见此屋 
        ②诗歌风格:作者风格“沉郁顿挫” 
     2、再放录音,学生跟读体会。 
     3、学生自由朗读后,指名学生示范,师生共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