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210字。
必修二“历史的回声” 专题教学设计
★专题立意★
打开《历史的回声》这个专题,里头的几篇文章,老师们大多接触过。
历史的回声
文 本 研 习
⊙后人之鉴 六国论/苏 洵/67
阿房宫赋/杜 枚/69
⊙千古江山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72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73
⊙永志不忘 落日/朱启平/75
消息二则/81
它们在原先的教科书和苏教版实验教材中的分布是这样的:
人教版(试验修订本)人教版(必修)苏教版2005年6月版
学习单元学习单元模块及专题板块文章
第二册(第五单元)
17 六国论 苏洵
18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19* 伶官传序 欧阳修
20* 石钟山记 苏轼第三册 (第五单元)
17六国论 苏洵
18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19*伶官传序 欧阳修
20*石钟山记 苏轼模
块
二
历
史
的
回
声后
人
之
鉴六国论
第二册(第四单元)
13 谏太宗十思书 魏徵
14 滕王阁序 王勃
15* 师说 韩愈
16* 阿房宫赋 杜枚第二册(第六单元)
21.师说 韩愈
22.阿房宫赋 杜枚
23.*谏太宗十思书 魏徵
24.*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阿房宫赋
第三册(第三单元)
12 词七首
虞美人 雨霖铃
念奴娇·赤壁怀古
鹊桥仙 一剪梅
扬州慢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第三册(第二单元)
8.词七首
*虞美人 雨霖铃
念奴娇•赤壁怀古
*鹊桥仙 *声声慢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扬州慢千
古
江
山念奴娇·赤壁怀古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第四册 写 作
第一单元 短评
第二单元 消息和通讯
第三单元 诗歌
第四单元 小小说
第五单元 传记
自由写作实践 永
志
不
忘落日
消息二则
这些学习材料,以前我也作为经典文章认真地阅读过。但今天当他们以新的方式重新屹立在我的面前时,我突然感到自己的单薄和轻飘。以往,在进行教学目标定位时,我也会不同程度地涉及历史观、文化观等方面,但今天当它们被置于《历史的回声》这一专题下,竟又产生了一股强大的史学和文化冲击力,这股力量排山倒海地向我们涌来,让来不及较多地进行文化积累的我们有点不知所措。我觉得自己不是在学习一篇篇文章,而是被浓浓的文化包围着,好像行走在一方文化的土地上。文化在语文课本中的氛围从来没有像今天被营造得这样浓烈而又有深度。
语言是文化的化石。选择什么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在进行一种文化选择,构建一种理想文化,选文后的练习、资料等,也反映编者在如何解释文化。如何解读这些文章,涉及对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再认识。
《历史的回声》专题由三个板块组成,“后人之鉴” 选入两篇史论,苏洵《六国论》和杜枚《阿房宫赋》,皆为兴亡论。“千古江山” 选入两首宋词,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个人对江山和历史的咏叹。“永志不忘”所选的新闻报道,一篇是长篇通讯《落日》,是历史的现场实录,报道了1945年9月2日“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的日本受降仪式;一篇是《消息二则》,记录着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反思和作出的回应。学习《落日》一方面要了解历史,了解我国自甲午战争以来因日本帝国主义欺凌所受的民族屈辱,抗日战争中全民族的重大牺牲,反法西斯盟国在太平洋战争中艰苦卓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