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20字。
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授课人:易小林 授课时间:2007年12月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语言表达得体的要求。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根据场合、对象、目的、文体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
3、情感目标:培养人文素养,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
根据用语的对象、场合、目的以及语体、文体色彩来调整用语,做到语言得体。
辨析并修改不得体的语言。
三、教学方法:
讲解归纳、交流讨论、应用反馈
四、教学工具:
多媒体
五、教学时数: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和我们一起上课,我们该怎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呢?
除了热烈的掌声,我们还可以怎样进一步说明我们的心情?通常我们在节日或者重要的日子里,都会挂出横幅标语,那么我们今天也写一写欢迎词。
屏幕显示:
热烈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这里,“莅临”是礼貌性用语,而“指导”是敬语,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心情得体而完整地表达出来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语言表达的得体。
(二)解读考纲,剖析“得体”的内涵
语言表达得体,是《考试大纲》在表达运用层级(D级)上对考生提出的一项要求。《考纲》明确“得体”是指在语言环境中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语境要求:掌握谦敬、分清对象、注意场合、明确目的
语体要求:分清语体和文体
(三)具体研习怎样做到语言得体
1、掌握谦敬
(1)老师讲故事:艺术人生“家父门”事件
2007年4月19日播出的《艺术人生》,是一档特别节目,谈的是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下半场请出的嘉宾,是毛泽东的孙子、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研究员。当毛新宇坐定以后,朱军深情地说:“在这里,首先对家父前些日子的过世表示深切的哀悼。”有人逮到了其中的“家父”一词,批评朱军错把人父作己父,媒体一拥而上,称之为“家父门”事件。
朱军称别人的父亲为“家父”,这里敬词和谦词误用,也许是口误,但会让观众质疑主持人的专业素质。所以我们要掌握一些谦敬用语,以免发生笑话。
(2) 高考原题展示(2005年高考全国卷)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6分)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A、想托人办事,可以主产“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 您了”。
B、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
C、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 ”
请同学们来说说,生活中这些话我们怎么说才能够符合要求呢?
答案:拜托 包涵 高寿
(3)谦敬词展示
“家大舍小令外人”
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
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用“小、拙、寒、草、愚、鄙”等字表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