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10字。
如何改进语文教学方法
说起当今语文的教学方法,真是太多了,既有传统的串讲法,又有分析法、评点法等,但多数语文教师大概是受经验或习惯的影响,还是比较喜欢并经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其特点是:贪多求全,面面俱到。这种教学形式(解题、讲述背景、作者简介、划分段落、分析内容、归纳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几乎成为一个公式。我们不是说不能采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若从小学到中学,不管什么体裁,不论内容的难易,年年如此,篇篇这样,千篇一律,那么,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怎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因而,课堂上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台上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台下学生昏昏欲睡”。这种方法确实弊端太多:一是导致“满堂灌”,由于力求全面,就必须多讲,就必须多用时间,课堂45分钟全由老师包了,而学生只有听的份了;二是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动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老师尽量把课文讲深、讲透,什么问题都不“遗漏”,甚至连课后的《思考与练习》都要给予答案,学生哪里还用再动脑筋?三是颠倒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主宰了讲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主人成了学习的奴隶。这样,学生哪来的学习兴趣呢?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才会主动地、愉快的学习,才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以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作为突破口,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 课内扩展,博引“活水”
现行的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精美时文和经典古文,是教和学的依据,但是,仅靠手中的教材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