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南澳中学与兴文中学联合考试
高三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 I 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开始 抬举 贻误 甘之如饴 贻笑大方
B.脸谱 人殓 眼睑 签订条约 横征暴敛
C.决策 缺陷 乙炔 联袂主演 快马加鞭
D.庇护 纰露 媲美 如丧考妣 蚍蜉撼树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正规 纳入正轨 灌注 全神贯注
B.合拢 大江合龙 包涵 多多包含
C.坚苦 艰苦卓绝 熔化 冰雪融化
D.琢磨 捉摸不定 选集 资料选辑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太晚了,你也累了,”妈妈轻声说:“明天还要早起,快睡吧。”
B.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正是因为说话跟吃饭、走路一样的平常,人们才不去想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4.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国印”的原创者郭春宁在谈到他的创作思路时,曾说“奥运徽宝”所有尺寸都有特殊________
②为了早日抓到犯罪嫌疑人,警察在各交通要道设卡_________过往行人。
③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发现,________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还会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A.含义 盘问 即使 B.含义 盘查 虽然
C.寓意 盘查 虽然 D.寓意 盘问 即使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你是否喜欢,无论你是否情愿,每一个学习汉字长大的人,都无法摆脱汉字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以及汉字背后亘古绵绵的文化传统。
B.临近年底的时候,也是公司多事之秋,各种各样的杂事多如牛毛,大家忙得不可开交。
C.市场经济信息瞬息万变,时不我与,只有及时掌握信息,才能抓住机遇,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D.春节期间,农贸市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吆喝的吆喝,砍价的砍价,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6.下列各句中,没有浯病的—句是
A.在非典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后,人们更关心这场灾难究竟会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多大影响。
B.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了许多大量著名的钢琴变奏曲。
C.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将以自豪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D.我们深刻地感到,一张报纸的强大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鲜、优质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