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镇江市谏壁中学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选择题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填涂样例”和“注意事项”。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边陲 锤炼 捶打 唾手可得
B.彼此 山坡 波浪 疲惫不堪
C.颠沛 嗔责 缜密 瞋目而视
D.屹立 起讫 呓语 自古迄今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山清水秀 冰清玉洁 炉火纯清 清规戒律
B.层峦叠嶂 佳作叠出 群峰叠翠 阳关三叠
C.鸦雀无声 欢呼雀跃 鸠占雀巢 为丛驱雀
D.厉兵秣马 变本加厉 雷厉风行 再接再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①对近几年出现的重叠的办事机构,与会代表们提出了 的意见。
②巴以冲突再次升级,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赶往耶路撒冷会见巴以双方领导人,从中 。
③此次考古专家从莫高窟北区再次发掘出243窟, 使莫高窟洞窟增加到735窟。
A、撤消 周旋 从而 B、撤消 斡旋 从而
C、取消 周旋 因而 D、取消 斡旋 因而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疯牛病在威胁美国”,这是2004年1月12日《时代》周刊报道疯牛病文章的副标题。
B.此刻的萨达姆已经不是原来的公众形象,(总统、独裁者、民族英雄)而是一个众叛亲离的失败者、一个提克里特乡下土地的儿子。
C.外电援引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曙光的话说,共产党领导人希望“建立一个法律框架,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并建立起法制社会。”
D.凌志军用他的作品,告诉年轻人曾经的历史是怎样的?并喻示过渡时代的年轻人,什么是有为,什么是无为?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避讳,不仅是语言艺术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问题,更是对待别人的态度问题。常言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说话时,不能口无遮拦。
B.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损公肥私等堪称时下腐败的流行特征。此类现象在文艺界虽不能说是一应俱全,但文艺界已遭受其“病症”的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C.辩论最忌讳的是对方一驳,我方一时语塞,成了“茶壶里煮饺子——倒(道)不出”。有人认为,
辩论前的临阵磨枪用理不如用例。有例不愁缺理,例理兼备,怎么会“失语”?
D.《三百六十五里路》的词作者看准了“365”这个数字在时间上的联想意义,得心应手地进行时空概念的转换,让听者不由得想起逐日的夸父、行吟的屈子……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某报报道,打捞挪威的“三色号”沉船难度很大,因为它的体积超过了两个足球场。
B.光明中学公告:兹定于2003年国庆节的第五天举行建校一百周年庆典活动。
C.某报社传达室告示:外来车辆不得入内。来访者请电话联系后在传达室等候。
D.玉景饭店的婚宴请柬:五月三日晚六时举行王刚先生、叶风小姐伉俪结良缘喜庆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