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课时,约10050字。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  
  1.指导学生品味本文赋予人格化腊梅的多重精神内涵,理解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2.学习本文运用铺陈、虚拟、称谓转换的写法结构文章,懂得怎样组织行文的好处。  
  二教时  
  重点:让学生把握文章借物抒情的手法(借咏叹腊梅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生存,展示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魅力)。把握虚拟式写作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把握铺陈式写作的方法及其作用,同时理解文章中的称谓转换及其作用。引导学生围绕腊梅的人格化精神,查找相关资料,深化对腊梅形象及其内蕴的认识。  
  课前准备(布置预习作业。)  
  1、朗读课文,认真思考课后练习。  
  2、查找有关赞梅的诗文、故事,以及梅花的有关知识。  
  3、查找作者赵丽宏的相关资料,如生平、作品、评价性的文章。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用王安石的《咏梅》导入课文:墙角一枝梅,凌寒  
  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同学们,你们读到过这首诗吗?你们能理解王安石这首诗的含义吗?  
  解析:这首诗以梅比喻人的高洁、刚毅的品格。那墙角边的几枝梅花,迎着严寒独自开放出洁白的花朵。远看就知道不是雪,因为有阵阵清幽的花香飘过来。突出了梅花的耐寒、高洁和清香。  
  的确,梅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所吟诵的对象,梅花也往往作为人自身高洁、刚毅的品格的写照。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赵丽宏笔下的梅花,他又是从什么角度来赞颂梅花的。  
  二、作家作品  
  赵丽宏,上海市崇明县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市区。1968年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种过田,当过乡邮递员、教师。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大学毕业后到《萌芽》杂志社工作,曾任编委、诗歌散文组组长。1983年被选为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1987年担任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常委。  
  著有散文集《生命草》、《爱在人间》、《玛雅之谜》、《岛人笔记》、《赵丽宏散文选》、《艺品》、《人生韵味》、《喧嚣与宁静》、《死之余响》、《在岁月的荒滩上》、《唯美之舞》、《日晷之影》,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报告文学集《心画》等五十余种著作,有四卷本《赵丽宏自选集》。作品曾多次在海内外获奖,散文集《诗魂》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赵丽宏散文清新明丽,重视创造诗的意境和情调,是一位有创作个性的作家。  
  三、关于梅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