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4张,有朗读和教案,课堂环节设计合理。
  海       燕
  湖北宜昌  韩宗秀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熟读中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语境,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倾向,并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2,引导学生从整体上领会作品的深刻的象征内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3,在反复朗读中了解本文中的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并体会它们对于表达海燕形象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4,学习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使学生对革命斗争中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一定的认识 。
  重、难点:
  象征手法的运用,对比和烘托的作用,以及海燕的形象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见过海燕吗?(是著名的海上飞行家)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海燕”的图片,使学生对海燕有一个直观、形象的初步认识,借此来导入课文。
  二、初读——进入情境,梳理画面,整体感知海燕形象。
  主要教学方法:通过听读、自由朗读、个性朗读等方式,梳理画面,整体感知、领悟海燕形象。
  1,听读——熟悉内容,进入情境,初步感悟海燕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一年级的时候老师为你们唱过歌,还从来没有为你们朗诵过文章,今天你们愿意给老师这个机会吗?)(不过老师有一个要求,你们听我朗读的时候不能看书,听完我的朗读后要告诉我,在我朗读的时候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问1:听完朗读,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生: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乌云翻滚,狂风大作,暴风雨就要来了。
  生:我看到了大海上海燕在飞翔,其他的水鸟都躲起来了
  生:我看到的是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在大海上勇敢的飞翔)
  问2:你述说的画面中最鲜活的形象是什么?(海燕)
  问3:这篇散文诗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国家的人?你们知道他的相关资料吗?
  (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教师展示作者资料)
  高尔基简介:  
  他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10岁为生活所迫,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面包工人和更夫,尝尽了人间苦难。高尔基创作了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906年,高尔基完成了代表作长篇小说《母亲》。
  列宁评价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找出朗读感觉。(面对这么优美的散文诗,大家一定也有朗读的欲望,现在请你们先自由的放声的朗读课文,首先请同学们给每个小节标上序号,然后把你朗读过程中不熟悉的字,不理解的词标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问1:这篇散文诗共多少小节?(15)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有没有不熟悉的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语?说出来大家一起帮你解决!(学生将自己不认识的字写到黑板上,其他学生帮忙;学生说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师生共同解决;然后老师展示自己收集的字词,学生一起读一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