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20字。
  《新教材全程解读》第二十一课  黔之驴
  单元目标导航
  1.  阅读古代精美的诗文,感觉古人思想与情感,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
  2.  学习并积累文言实词和部分虚词知识,为阅读文言文打基础。
  3.  在初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口味语言,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4.  背诵并能默写名篇、警句。
  【梳理知识】
  1.字音辨析
  黔无驴(qián)  好事者(hào)     庞然大物(páng)  远遁(dùn) 
  窥之(kuī)       稍近益狎(xiá)  跳踉(liàng)      噬己(shì)
  2.一词多义以为
  (1)以为:A、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把…当作)  B、 以为且噬己也(认为)
  (2)然:  A、慭慭然,莫相知(…的样子)      B、觉无异能者(然而,但)
  (3)且:  A、以为且噬己也,甚恐(将要)      B、且焉置土石(况且)
  (4)因:  A、虎因喜(因而)                  B、因跳踉大阚(于是)
  3.古今词义
  技止以耳:古义:只不过,今义:停止。
  乃去:    古义:离开,今义:从某地到另一地。
  4.词类活用
  (1)稍出近之(靠近)            (2)驴不胜怒,蹄之(踢) 
  (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  (4)虑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止一只)
  5.特殊句式
  省略句
  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省略主语“虎”)
  6.佳句背诵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资料链接】
  1.  文题品味:讽刺无德无能、仗势欺人、外强中干、徒有其表的人,并指出其可悲的结局。走进作者: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予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2.  走进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由于曾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命运动,遭当权守旧势力的排挤,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改任柳州刺史,47岁时死于任所。他一生留下60多篇作品,包括诗、文两部分,文的成就大于诗。古文部分大致可分为论说、寓言、传记、山水游记、骚赋五类。他的寓言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实,推陈出新,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以寄寓哲理或表达政治见解。
  3.  背景回放:
  柳宗元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4.  文体常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