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40个字。
文通中学基础教案No.5
  第12 教时 课题 片段训练(一) 课型 新授
  年级 初三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王飞 备课时间 2007-8-3
  目的要求
      1、学会调动各方面感觉器官去感知景物,提高对景物的感性认识能力。
  2、 学会使用恰当的修辞去描绘景物。
  重点难点 
  1、学会调动各方面感觉器官去感知景物,提高对景物的感性认识能力。
  2、学会使用恰当的修辞去描绘景物。
  教学
  方法 自主交流合作探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大千世界,各种各样的景物姿态不一,让人大饱眼福,给人以美的享受。山川河流,虫鱼鸟兽,各有娇容。我们在感受到它们的美丽时,还要用笔把它们的美丽描绘出来。今天我们就专门来做这方面的训练。
  (教者也可在事先准备几幅优美的图画导入课堂,提高学生兴趣)
  二、 品析美景
  我们第一单元的课文里面就有许多关于景物描写的地方,所写景物各有特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现在我们不妨就以课文中的几处景物描写为例,来赏析一下。
  1、见《鼎湖山听泉》第2自然段“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她却又悄悄跑进,偎我腰间。”
  师:①这几句话描写了什么景物?
  ②所写景物有什么特征?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一下。
  ③你认为作者写得好不好?为什么?说说自己的理由。
  教学步骤
  明确:①山泉②疏、隐③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时隐时现的山泉比做自己调皮的小女儿,显示出山泉“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表现出作者内心对山泉的喜爱之情。
  2、 师:《林中小溪》把溪水冲破层层障碍夺路而出的情景写活了,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溪水奋斗不息的顽强精神,
  从而表达了作者融入自然,想努力亲近自然的情趣,透露了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3、 见《画山绣水》第2自然段:“瞧瞧那漓水……到底谁有能描绘得出那山水的精髓?”
  师:这三句话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好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