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300字。课内重点文章,知识点汇总,简洁易记,难点点拨
课内现代文复习
1. 阿长与《山海经》散文
本文写了:阿长称呼的由来,“大”字睡相,元旦的古怪仪式,买《山海经》★,一些繁琐的道理,讲“长毛”的故事★
阿长:1对孩子倾注一片心血的人
2一个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
3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却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如吉利文化,避讳修辞,珍惜劳动成果,讲究形象)
描写阿长:外貌、语言、行动、神态。
“我”的心理:对阿长的隔膜和轻视。
2. 背影散文
本文抒发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
背影的四处描写:1开门见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氛围
2望父买橘
3父子分手
4呼应开头,作者对老夫的思念之情不能自已
父亲的外貌描写:穿戴→照应开头所写家境;与我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
“我”用自己的情感烘托父亲的背影,我的情感:激动,感激,感动,心疼,愧疚……
流泪:徐州奔丧——悲哀之泪
望父买橘——感动之泪
父子分手——惆怅之泪
别后思父——伤心之泪
〖分析〗
①课文第二段,“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是“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②第六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这是“感动之泪”,望父买橘。
③第六段,“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是“不舍之泪”,父子即将离别。
④第七段,“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读到父亲的来信,触目伤怀,又想起了往昔父亲的背影,这是“伤心之泪”。
3. 孔乙己
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残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
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丰富含义。
(1)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2)孔乙己的地位 (3)孔乙己的结局
学生精彩回答,教师提示:
(1)概括孔乙己特殊身份的语句:“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句中“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2)点明孔乙己地位的语句:“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3)反映孔乙己结局的语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