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30张,有完整的学案和教案,实用性强。
《石榴》教学设计
盐城市亭湖区永丰初中 查益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所表达的理想和追求。
能力目标:
品味文中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情感目标:
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重点:
1.对文章关键句子的理解。
2.品味文中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品味文中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程序:
一、猜谜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外面杏黄衣,姐妹抱一起,打开仔细看,都是一瓣瓣。
2.黄 瓷 瓶 ,口 儿 小 ,打 破 瓷 瓶 口,挖 出 红 珠 宝。
3.小小坛子, 装满饺子, 吃掉饺子,吐出珠子。
(谜底:都是石榴)
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四川乐山人。现代文学史上与鲁迅齐名的文学大家。 代表作: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三、语基检测:
争妍斗艳 奇崛 枯瘠 盎然
忍俊不禁 丰腴 金罍 安普剌
犀利 玛瑙 辟易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讨论课文思路
教师范读、学生齐渎有机结合。
思考:1、以“动词+石榴”的形式理清文章的结构。
2.文中说石榴是最可爱的,你认为石榴可爱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学生朗读后总结:石榴枝叶美、花美、果实美。
五、研读课文,思考:
3.文章第二部分怎样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学生小组合作,从文中圈画主要句子,讨论、交流。
明确:这一部分按照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写石榴,与此同时也写出了夏华秋实的变化,充分展现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
文章第二段描写石榴枝干和叶片的特征,运用比较的方法,将石榴的枝干、叶片分别同梅树、杨柳树相比,通过比较,充分肯定石榴取长去短的特点,“风度”“兼备“舍去”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赞美之情。第三段,描写石榴花的形态美和精神美,把它誉为“夏季的心脏”。首句用“最可爱”领起全段,引出对石榴花的赞美:“深红色”的以鲜艳的色彩动人,单瓣的“陆离”以色彩缤纷可人,双瓣的“华贵”以华丽珍贵悦人,这是从形态色泽美的角度描绘石榴花的“最可爱”;而“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则突现了石榴花敢于同骄阳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点明了作者觉得它“最可爱”的深层原因。第四段形象地描绘石榴花骨朵成长演变的过程,骨朵逐渐翻红,花瓣匀称四裂,状如红玛瑙琢成的花瓶儿,那样多的花瓶儿都插上了花,这用“奇迹”一词来称誉一点也不过分。第五段形象描绘单瓣花成长演变的过程。“红玛瑙的花瓶儿”,承前一段而来,“希腊式的安普刺”是它的中期阶段,“中国式的金罍”是它的后期阶段,果实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