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0道题,约5250个字。
河南省郑州名校联考语文试题
白亚芳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3分)
1. 右面是中国美协副主席王明明以“抗震救灾”为主题创作的一幅行书书法作品,请你用楷书工整、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里。要求:1.注意句子顺序;2.不使用繁体字。
2.按课文原文填空。(8分)
(1),零丁洋里叹零丁。
(2),儿女共沾巾。
(3)几处早莺争暖树,。
(4)《过零丁洋》表明自己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堪称干古传诵的名句是
,。
(5)《春望》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
(6)《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的句子是,。《望岳》中表达同样意境的句子是,。(2分)
(7)《雁门太守行》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句子是:
,。
3.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昨天,为体验生活,西南政法大学的30多位学生在渝中区朝天门体验“棒棒”(力夫)。
上午9点,朝天门交易厅附近,手拿扁担的潘匀满头大汗,和同学张杰转悠着揽生意。“大学生当‘棒棒’,挑不挑得动哟?”看着文质彬彬的两人,雇主们连忙摆手拒绝。半小时下来,两人“颗粒无收”。
“叔叔,我们只收一元。”无奈下,两人只好狂压价格,终于抢到第一笔生意,忙把50多公斤重的塑料薄膜分成两堆,再用扁担横穿其间,晃晃悠悠地朝前走。每走一小段路,就得停下来休息。20分钟后,汗流浃背的两人终于拿到一元钱。
“这一元钱太不易了。”平时每月生活费都在3000元以上。从未吃过苦的潘匀为此感动得泪流满面。(摘自2007年5月7日《重庆时报》,有改动)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2分)
答:。
(2)请针对这则新闻的内容进行简要评论。(2分)
4.名著阅读题。(8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话,是出自苏联作家(人名)的小说《》,这是书中主人公保尔对生命的诠释。(2分)
○2某校文学社团决定举办“读名著,谈感受”的一系列活动。其活动之一就是围绕上面这一小说主人公的名言召开一个题为“生命的价值”的小型研讨会。请你为主持人拟一段研讨会的开场白。(不少于40字)(3分)
○3请按下面的格式,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保尔。要求结合名著中的其它情节,最少使用一个成语。(3分)
保尔是一个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记叙文《谅你挣不到一元钱》,完成8—11题。(13分)
暑假过后,锋就要升大二了。锋的样子长得很像爸:高高瘦瘦,头发浓而黑。惟一不同的是,锋的双眸是灼灼有神的,老爸的眼神很有点岁月留痕。
从读中学时起,爸就爱给锋讲小时候的贫穷,讲知青岁月的艰辛。开始,锋像听故事一样感到新奇,但同时也感到有点不可思议。他寻思,那都是经过夸张了的,是父亲为了培养自己节俭习惯的说教。
锋嘴里不说,心里却反感:现在都什么时代了?从前是从前,现在是现在!老爸这人说老不老,但脑筋早已陈腐僵化得不行!
这次暑假回家,锋决定“敲”老爸一笔,然后和朋友去江西庐山度假,避避暑。
老爸没说给,也没说不给,又“咒”起了说教法宝。锋不耐烦了,说口而出道:“你不嫌烦,我还嫌烦。干脆点,给还是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