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5张。带有教案,我的五样   
  学生分析:十六、七岁的年龄,有梦想但缺乏规划;有些成熟但又有些稚嫩;
  有激情但缺少坚持。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思路。
  2、品味其中心理描写语段。
  3、引导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与作者对话,规划青春,设计未来。
  学习重点:1、文章内容思路。
  2、体会作者心理描写语段。
  学习难点:1、对作者心理的把握。
  2、和自己心灵的对话、和作者的对话,规划青春设计未来。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式:活动体验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 作者介绍:(多媒体投影) 
  二、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和大家做一个心理游戏,请大家按照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请写出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并说明理由。     
  过渡:这虽是一次虚拟的选择,却是我们对自我生命存在意义的一次深入思考,面对这一问题,也许你很果断,也许你很踌躇,也许你从未考虑过,不知从何说起。没关系,先让我们来借鉴和参考一下作家毕淑敏在《我的五样》中的选择和取舍吧。      
  三、  研习全文
  (教师讲)理清哪些段落写“选”,哪些段落写“弃”:
  a.“留”的内容是第1—16自然段
  b.“弃”的内容是第16—44自然段。
  阅读1—16自然段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 作者的五样是什么?选择理由?
  阅读16—44自然段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2. 你和作者删除步骤、理由及心态?
  生:从文中找出  (投影)               选-----迷惘      删----痛苦
  师:纵观整个删除过程,在五样中,她首先排除了鲜花,因为没有了鲜花不要紧,
  只要有生命和笔。接着排除了水,因为没有了水,仍有空气、阳光和笔,生
  命的存在就有意义。接着排除了空气,虽不能呼吸,只要有阳光和笔,作者
  仍能延续生命存在的意义。
  当阳光和笔必须放弃一样时,作者放弃了阳光。
  师:那这支最终留下的笔,对于作者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
  生:对于作家来讲就是她的灵魂。           生命=笔
  师:在作者看来,对于作家而言,再没有别的东西比写作更重要,审视、思考社
  会并用自己的笔再现自己的审视与思考,就是作家生命存在的意义。
  师:作者选择的过程,其实是不断追问生命存在意义的过程。“我”因何而生?
  是因何而生?
  生:写作。
  师:其实,每一次选择对于作者来说,都很残忍,经过这样一次灵魂的拷问后,
  她看清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从选择的迷惘到删除时的痛苦,到最后留下笔,她的内心是怎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