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音乐巨人贝多芬》案例

设计理念: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从平凡生活中表现人物的伟大,着重展现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借助肖像描写,将人物的精神世界、独特气质表达得淋漓尽致。
本文作者有着高超的肖像描写技艺,在写作上的一大特点是“以形传神”,而学生平时作文中的肖像描写却是苍白无力、大同小异。因此,在导入、整体感知这些教学环节后,我设计的教学重点是: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有关贝多芬肖像描写的句子,揣摩作者的描写顺序,并使学生明白通过对一个人的肖像描写来反映他内心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上选择同班同学进行肖像描写,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流程:(片段)
师:找出文章出色的肖像描写,这些描写中展示了贝多芬怎样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精神风貌?
(几分钟后,学生陆陆续续地举手)
生1:我找的是第六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一个身高......他能担负得起的。”我从这个句子中感受到贝多芬的坚强,他能挑得起生活的重担。
生2:“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他的大手是有力的,我觉得可以用“不屈不挠”来形容他。
生3:第七段“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不整洁的。”这一句可以看出他的生活很简朴,对衣着不怎么讲究。他可能只醉心于音乐吧。
生4:第九段第二句“他的脸上......生的意志。”我觉得他的脸展示出一种坚毅。
生5(补充):他都不梳头,也说明他生活很随意。
生6(补充):这一段还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刚毅、顽强的人,透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
师:同学们都很棒,不仅找得准,发言也很精彩。文中的肖像描写确实很成功,能够做到以形传神,向我们成功展示了贝多芬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精神世界,显示他对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识。那么本文的肖像描写对于同学们的写作有什么启发呢?
(学生很自觉地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激烈的讨论。)
生1:要抓住特征来描写,如脸、手等。
生2:我觉得不仅要抓住特征,还要有描写的顺序。这篇文章是按照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的顺序来描写的。
师:很不错,这位同学还注意到了描写顺序。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2:先写从远处看到的一个整体形象,再近距离描写,这是从远到近。第9自然段是从上到下的描写顺序。
生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想要写好,一定要注意观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