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80字。
《泪珠与珍珠》教案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
1.体会作者细腻、真率的情感。
2.体味作者对忧患与苦痛、亲情与人生的探询。
3、联系实际生活,细细品味文章中的感情,使之升华成哲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体味文章蕴涵的情感及人生哲理。
2、理解文中泪珠与珍珠的内涵及其关系。
(三)、教学思想
课堂主要部分是分析“对泪珠的认识过程”。从对泪珠的感觉,对泪珠的感受,对泪珠的感悟三个层面来理解“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生活中,每个人心灵中都应有一粒珍珠,它能成为我们排除困难的毅力和智慧,虽历尽艰苦,流尽辛酸泪,但最终成为,充满光泽,晶莹圆润的珍珠。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感动中国:徐本禹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专业1999级的学生。2002年暑期,他从千里之外的武汉来到贵州猫场镇狗吊岩村,给孩子们讲了许多大山之外的事情。当暑期结束返校时,孩子们一直把他送到好几公里外。每个孩子都流下了眼泪。一个孩子仰着头问道:“大哥哥,你还要来吗?”后来,徐本禹以372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研究生,同时,他因为学业优秀获得6000元国家奖学金。但当天晚上,他彻夜未眠。狗吊岩村孩子们的眼光一直在他脑海中闪现。就在那个无法入眠的夜晚,徐本禹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回到狗吊岩村帮助那些孩子。
当他把这个决定通过电话告诉父亲,父亲哭了。长久的啜泣之后,父亲用发颤的声音说:“全家尊重你的选择,孩子,你去吧,我们没有意见……”
2004年4月,他回到母校华中农业大学做了一场报告。谁也没料到他在台上讲的第一句话是:“我很孤独,很寂寞,内心十分痛苦,有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