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20字。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杏林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抓住主题或关键词,细致地研究课文。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内涵,畅谈人生感悟;通过理解文章内容,深入体会文章内涵。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6 课时
一、导入
文章题目《生命生命》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可以看出作者对生命的呼唤是多么的强烈啊!到底作者对生命有怎样的感悟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预习检查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骚扰sāo 挣扎zhēng zhá 辜负gū 短暂zàn
茁壮zhuó 小憩qì 双翅chì
擎天撼地qínghàn 糟蹋zāo tà 庸碌yōng lù
2、理解下列各词的意义:
骚扰:使不安宁;扰乱。
挣扎:用力支撑。文中指飞蛾极力想摆脱控制。
茁壮:年轻人、孩子、动植物旺盛地生长。
昂然:仰头挺胸无所畏惧的样子。文中形容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沉稳:①稳重。②安稳。
荒废:①不耕种。②荒疏。③不利用;浪费时间。无法捉摸:不可预料;不可猜测。
辜负:对不住别人的好意、期望或帮助。
短暂:时间短。
三、作者简介
杏林子,本名刘侠,女作家。她在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病痛的折磨,写出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
主要作品《另一种爱情》、《生命之歌》等。《生命、生命》一文,选自《可林子作品精选》。
四、课文研读
(一)整体感知
1.结合阅读提示,边看边体会文章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边勾画出生字词。
2.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叙述了几件事情?分别属于哪些自然段。
三件:第一件(1自然段):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
第二件(2自然段):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
第三件(3自然段):“我”静听心脏的跳动。
3.从表达方式看,前三段重在叙事,后段的表达方式重在哪方面?(议论、抒情)
4.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1—3):叙述三个有关生命的事例。
第二部分(4—5):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二)精读精讲第一部分:
第一件事: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思考题
(1)小飞蛾遇到了什么险?在险境中有哪些反应?
打扰“我”,被“我”捉住,想捏死它。在“我”手中“它鼓动翅膀,极力挣扎。”
(2)“我”为什么放了它?
“我”感动于它“生之欲望”的强烈:“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3)这个事例蕴含了对生命怎样的认识?
小小昆虫尚且对生命如此珍爱,人就更应该珍爱生命。
总结:小飞蛾生之欲望强烈“我”放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