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从1999年以来,高考全国卷考查的都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体现了高考作文改革的方向:淡化审题要求,放宽文体限制,倡导自由表达,强调综合素质,鼓励创新思维,让优秀考生脱颖而出。可以预见,这样一种宽松、开放、灵活的命题形式,今后一个时期仍将深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为此,我们应如何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考呢?<br>
   一、丰富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br>
   首先要丰富生活积累。平时关注现实生活,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社会人生,把握当今时代的脉搏,写作时就能左右逢源。比如2003年高考浙江考生的小小说《雾中的战场》,以“一个美军陆战队士兵”自我忏悔的形式,从爱国情蒙蔽了“我”的理智而使“我”走上伊拉克战场的角度精心切入话题,境界高远,闪烁着人类理性的光辉。作者精巧别致的构思和关注热点问题的视野,令人佩服。由于作者从社会热点中找到了作文的自由,将重大时事信手拈来,又能紧扣话题巧妙为文,所以写来得心应手。<br>
   其次,多读多思也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因此要博览课外读物,常咀时文英华,并注意消化吸收,为我所用,使考场作文既有深度又新颖别致。近几年高考,每年都有不少考生身处考场,却能冷静发挥,把作文试题与某部名著(或某个历史人物)联系起来,采用编述故事的写法,对话题的内涵作出传神的诠释。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指出:这些作者“皆以极大的机智、全新的视角、挥洒自如的笔墨,把名著的‘峰峦’打碎了‘重组’,再塑出一座天然浑成、气象全新的‘山岳’……(令人)一经细读,便油然生出赞美之情,为这些初出茅庐的作者击节三叹。看来,中学生是到了下功夫阅读名著、消化名著、神游万仞的时候了。”又如2003年高考中,甘肃考生张倩以散文诗《蓝色蛹•<br>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