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育点
1、 了解世界文学史上的短篇小说三巨匠。
2、 欣赏小说中的语言艺术。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分析小说形象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养成比较阅读的思维习惯。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深入体会小说的现实意义。
二、 重、难点
着重认识社会背景与别里科夫人物性格和思想的养成的必然联系。
三、 课时安排 1课时
四、 学生活动设计
1、 让学生自读课文,理清小说结构,注意比较结构安排和《祝福》的不同之处。
2、 师生共同研读小说的结尾部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一形象的深刻含义。
教学内容:自读《装在套子里的人》,分析别里科夫的形象特点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别里科夫去世了,他有一个遗愿,要求我们为他举行一个追悼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自己心中的别里科夫。
(二) 能力落实
现在,仪式正式开始。
第一项, 全体肃静,奏哀乐。
(在具体奏何乐上会展开激烈的讨论,此时不失时机地补充课文时代背景。可用幻灯片打出:这篇小说反映了19世纪未沙皇俄国的社会现实。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对人民的专制恐怖统治。面对进步知识分子和贵族要求民主、改变专制秩序的呼声,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镇压,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
第二项, 由别里科夫的亲戚介绍别里科夫生平事迹。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可由学生上台讲述,口头或书面均可,教师总结。)
第三项, 致悼辞。
(可由学生稍作准备,由二至三位同学上台表演。书面或口头均可。教师总结。最好教师自己事先准备一篇范文最后读出。要求体现出别里科夫的为人特点。)
(以上几项,学生已掌握了别里科夫的形象轮廓,以下更深一层。)
第四项, 设计墓联。
别里科夫生前曾有交代,想在坟上立上一块墓碑,要征求一幅很好的墓联,现在大家开始设计。 (学生稍作准备,然后由学生上讲台写出,教师从形式到内容加以总结,注意体现出别里科夫的形象特点。最后可用幻灯片打出教师自己事先拟好的多幅墓联供学生参考。如:a.为套子生活所套,因终身大事而终 b.乱子千万不要出,单车更加不能骑 c.别为别里科夫祭酒,可为柯瓦连科庆功 d.雨帽雨衣雨伞雨鞋身上有,法制法规法律法令心中存 e.谨小慎微,心惊胆战,战战兢兢过日子;遵纪守法,诚惶诚恐,恐恐惧惧上西天。 最后可用幻灯片打出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封闭、怀旧、胆小、多疑,唯政府之命是从。与周围一切事物敌对。是虚伪守旧的伪君子。成为一切害怕新生事物的人的代名词。)
(三) 结合课文中的实例说明讽刺手法的运用。
提示: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