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道题,约7340个字。
涟水圣特外国语学校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测试试卷
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苏中永校对人:苏中永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一、积累•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文字,给黑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承载()中华民族百年梦想的北京奥运会终于在8月8日拉开大幕,今夜,世界聚焦点,是一幅铺陈在中国国家体育场中心的中国写意长卷。在这长卷上,中国文化从历史深处尽情流淌出来,让世界度过一个目xuàn()神迷的夜晚:无论是活字印刷的表演,还是孔子三千弟子的吟诵;无论是簪()花仕女的优雅,还是击缶而歌的朴拙……水墨洇开,日月山川,或汪洋zì( )肆,或灵动轻盈……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古代中国的灿烂文明,以如此方式展现,让国人骄傲,让世界动容。
2、修改病句,请在原句上修改。(4分)
(1)经过汶川大地震后,使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2)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3、默写(5分)
(1)愿为腰下剑,。(李白《塞下曲六首》)
(2),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3),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4)绿杨烟外晓寒轻,。(宋祁《木兰花》)
(5)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蝶恋花》)
4、走进专题——气象物候(7分)
(1)仔细阅读下面三首诗,请你归纳出我国各地入梅时间的基本规律。(3分)
A《梅雨》,柳宗元作于广西柳州。“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注:小春,指农历三月。
B《梅雨》,杜甫作于四川成都。“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注:南京,指当时的成都。
C《舶趠风》,苏轼作于浙江湖州。“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几处萦回度山曲,一时清驶满江东。惊飘簌簌先秋叶,唤醒昏昏嗜睡翁。欲作兰台快哉赋,却嫌分别问雌雄。”注:三时,指夏至以后的十五天,时当农历五月。
答:基本规律:。
(2)“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成员国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附:2007年的主题是: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2008年的主题是:观测我们的星球,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A、同学们,结合我们学习专题的知识,为2009年的“世界气象日”拟个主题:(2分)
答:。
B、请你设计活动,来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至少2个活动项目)(2分)
答:。
二、阅读•理解(70分)
(一)(18分)
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