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10个字。
2007~2008学年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坦荡如dǐ()(2)yà()苗助长
(3)晨曦() (4)眼花缭()乱
2、下列对课文理解不全面的一项是()(3分)
A、散文《草莓》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书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
B、陆蠡的咏物抒情散文《囚绿记》一文可分为赏绿、囚绿、放绿三个部分。
C、《白杨礼赞》通过白杨树这个形象,歌颂了广大北方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形象,歌颂了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D、成语“讳疾忌医”出自《扁鹊见蔡桓公》: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3、下面是两个寓理于物的例句,请你另选物品(镜子或风筝),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含生活道理的句子。(3分)
①蜡烛: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②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其乏味。
镜子(或风筝):4、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
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历史老师)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3分)
答:
5、《水浒传》中,有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为历代读者所喜爱。为了“打开危险路”,“杀尽不平人”,他可以全然不顾什么朝廷法度,佛门清规,更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就是,绰号;无独有偶,《三国演义》中也有一位这样的人物,长坂坡桥头一声大吼,百万大军魂飞魄散,他就是。(3分)
6.按原文填空。(10分,以正确的十个空格计算)
(1)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高到丈许,两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抗着西北风。
(2)大漠孤烟直,。
(3)商女不知亡国恨,。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
(5)如果说,龚自珍是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吟唱凄风无情、落花有意的生命之歌,那么,李商隐在《无题》中则用“,”来倾诉思念不尽、泪水难干的绕指柔肠。
(6)请选择你喜欢的古诗词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写出完整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的诗词很多,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节日,写出相关的诗句或词句。,。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2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溪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秋水时至( ) (2)不辩牛马( )
(3)旋其面目( ) (4)望洋向若( )
8.河伯见了北海为何“望洋向若而叹”?(用文中语句回答)(1分)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0.读完这则寓言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