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一、学练目标提示<br>
[情感目标]<br>
1、  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br>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br>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br>
[认知目标]<br>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br>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br>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br>
[技能目标]<br>
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br>
2、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br>
<br>
一、  课文悟读 <br>
<br>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活动于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也曾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但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也百不一售。本文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恐怕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大趋势。在以兼并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可文章却写得很有特色,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而孟子在游说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更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br>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