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10字。
教学设想:
  《敬畏自然》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以浓郁抒情的文学笔触道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在贯彻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教育中,以学生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特设计四个教学环节:朗读课文——研读讨论——选点拓展——课中积累。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和思考,进一步体会大自然蕴含的人文价值,激发对自然、宇宙、生命的敬畏。
  《敬畏自然》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
  一、激情导入
  盈盈春水,萋萋芳草,坐对一青山,一花一世界,“造化钟神秀”,这不正是大自然的杰作吗?让我们走进自然,倾听天籁之音,倾听大自然母亲的心跳,重逢感动的瞬间,怎不由衷地多一份深深的敬畏?
  二、朗读课文
  1、朗读全文。学生快速自由诵读,读准字音,理清文意和层次。
  2、男女生前后对读,读出语气和韵味。
  (1)前后对读反问句,体味语气和作用。学生重点读第3和第8段。
  (2)变换句式互动读,品出语气独特处。学生将第3和第8段中的反问句式变换成陈述句,反复朗读。
  (3)转换角色对答读。男女生转换角色,将第5段中人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对答来读,进一步感悟敬畏自然的深刻内涵。
  三、研读讨论
  1、切入文题,指出回扣文题是全文的哪一部分?细读此部分,并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动词加以概括:
  (   )宇宙→(   )自然→(   )自己
  提示:结尾段。它是全文的结论。所填动词分别是:敬畏、敬畏、敬畏。
  2、说说作者为什么开篇要否定“征服自然”?
  提示:可从历史的视角、人与自然二者的关系、智慧上加以拓展。
  3、文中“敬畏”二字从字面上说有几层含义?“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提示:两层含义。既指敬重又指畏惧。可从文中“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拙”,大自然的智慧“深邃、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