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这个世界的音乐》简案
  新华中学语文组 ZZW7992
【教学目标】:
1. 了解动物世界神秘的音乐创造,养成感受自然、聆听自然的好习惯;
2. 以自读为主,强调预习,对疑难语句重点突破。通过课堂讨论交流,把握主要观点,训练学生信息筛选和表达能力;
3. 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妙,以平等的心态和自然相处,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热心科学研究,勇于探索自然奥秘的信心;
【重、难点】:
     理解和把握作者的观点,重点语句的理解
【解决方案】:
     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和教师的引导点拨、变式比较,感悟课文的语言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播放动物叫声和一段流行音乐音频,让学生猜测并谈谈感受,由此引入课文。
投影出示,明确音乐的相关知识与内涵特点。
二 初步感知课文
  1节文章开头从人类的声音说起。随着通讯系统的日益发达,人类发出了越来越多的声音,这些声音中的大部分更像噪声,是没有意义的废话。但“我们之所以没有灭顶于废话之中,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由此点出了本文的主题——音乐。
  2节由人类声音的现象过度到了动物界。“大多数动物都要发出大量含糊不清的嘟哝声”,但其中也多是“缺乏句法和意义”的废话,指出动物声音与人类声音的相似性。
  3节作者再次回到“音乐”主题:“总有一种持续不断的音乐潜在于所有其他信号之下。”列举白蚁的例子:白蚁在蚁穴中用头部敲击地面,发出打击乐式的声音,有着高度的组织规律,“就像定音鼓的谱号”。
  4节进一步描述了白蚁为制造某种很大的声音而“猛力扭动身体,以至于让反冲力把它弹到两三厘米的空中”的生动景象。但是,这种特别的声音,却未必具有某种具体的意义。
  5节把生物的声音与人类做了类比。“风险”是指这种特别的声音未必具有某种具体的意义。外星人对人类发出的高耳夫球的喀哒声的解释是牵强可笑的,同理人类也不能简单地把动物发出的某种声音解释为某种具体的意义。
  6节举蝙蝠的例子补充说明,尽管蝙蝠发出的许多声音是为了捕捉昆虫的特定需要,但某些声音也毫无功利目的,只是为了彼此交流或休息时的娱乐。
  7节8节列举众多的例子说明,动物可以用各种器官发声,构成了一个不甘寂寞的音响世界。说明顺序由表及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