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90字。
百合花
整体感知:
启发思考:本单元的主题是“心灵之声”。大自然中的某些自然现象时不时会触动作家敏感的心灵。朗读课文,思考林清玄笔下的百合花有哪些动人之处,本文以“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为题有什么意义。
1、 学生朗读课文
2、 学生概述课文内容,说说在文中看到了一株什么样的百合花。(句式:从 句中,我看到了一株 的百合花。)(自信、顽强、执著、幸福、坚忍)
3、 说说文中百合花有哪些动人之处。
4、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突出了百合的形象?(对比、衬托)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思考问题:
(1)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 从 句中,我看到了一株 的百合花。
生:文章主要写了一株百合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开出了花的故事。
师:可以再略微详细些吗?
生:文章主要写了一株生长在断崖上的百合不顾周围野草和蜂蝶的嘲笑,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开出了百合花的故事。
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阅读的体验,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全文内容,既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师:这次概括得既简练又全面。第二个问题谁起来回答一下呢?
生:从第三自然段中,我看到了一株自信、顽强、执着、幸福的百合花。……
师:这样一株百合,怎能不令我们陶醉呢?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文中的百合有哪些动人之处?
生:它的自信——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知道自己一定有美丽的花。
生:它的努力——努力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
生:它的淡泊——不管有没有人欣赏,执着地开花。
师:或许它的美丽并不仅仅只在它的外表,也不是飞扬在风中的缕缕清香,而在于它的心灵,它坚毅的精神。这花是信念的结晶,是心血的凝聚,是绽放在我们心田上的最美丽的百合!
——这也正是作者为什么要以“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为题的原因。
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讨论过程中对重点的句子、语段组织学生朗读、品读,引导学生挖掘细节中蕴藏着的丰富的人文素养。在谈到百合的动人之处时引导学生感受百合的精神之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师:那么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使我们如此细腻真实地感受着这样一朵美丽的百合花的?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生:我们小组认为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师:能具体说说是如何运用的吗?
生:野草与百合、蜂蝶与百合形成了对比。
师:分析文章的能力很强,除了对比,还有什么?哪个小组接着补充?
生:我们小组认为还有欲扬先抑的手法…..
师:为什么?
生:课文一开始写百合生长的环境很恶劣,最后却能开出美丽的花!
生:这是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师:他说得对吗?还是欲扬先抑吗?
生:他说得对。我想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但我说错了。
师:分析得很不错,文章除了这一处描写起到了衬托作用,再好好看看,还有别的吗?可以小组交流一下。
生:文章第六段写百合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并且开遍了山谷,还写了孩童与情侣们在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