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7小题,约5820字。
  铜陵县三中九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制卷:张前文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阴晦(huì)  折本(zhé)  糙米(cāo)  寒噤 (jìn )
  B.恣雎(zì)     拮据(jù)   褴褛(lǚ)   吆喝(yāo)
  C.祭祀 (sì)    畜生(xù)   恶心(è)   哆嗦(duō)
  D.栈桥 (zhàn)    胯下(kuà)  迸裂(bèng)  栅栏(zhà)
  2.找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方框内加以订正。(4分)
  一筹莫展  寸积珠累  听天由命  融汇贯通
  错综复杂  言简意骇  蓦然回首  囊荧映雪
  错别字    
  订  正    
  3.默写(10分)
  (1)业精于勤,荒于嬉;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恒兀兀以穷年。
  (4)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7)无学问的智慧,只是_____________,瞬起瞬灭。……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________________,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
  4.删改下面句子中的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偶句。(2分)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最后一段是:“我是带着橄揽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
  这一段话表明了阿拉法特对今后巴以关系的鲜明态度,每一句都意味深长。从这几句话中,你听出了哪三个信息?(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提高人们对土壤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请你设计一条公益广告。(含标点在20字以内)(2分)
  7、 洋浦中学九年级(2)班的同学选编一本自己的文集——《让我们荡起双浆》。他们对作文进行编辑、分类、设计了“感受生命”、“体会亲情”、:“走进名人”等小栏目,请你再设计两个栏目。要求:结构与已有栏目的名称不一致,内容不重复。(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修改下面的一段话。(9分)
  ①爱因斯坦是居里夫人的生前挚友,他对居里夫人熟悉、理解、欣赏、钦佩;②因此他在居里夫人的悼念会上的讲话不是停留在科研成就这一层面上,而且从道德品质的层面,高度评价了居里夫人的顽强热忱、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③同样在朋友的葬礼上的演讲,左栏为莫泊桑所致的悼词则是语气亲切,见解精辟。④先是回忆了莫泊桑在生活中富有朝气、廉恭可爱的形象特点;⑤接着介绍他的代表作品和风格特色;⑥然后从作品的数量与生命力的关系上阐明莫泊桑的杰出贡献在于其作品“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表达了对逝者的赞美与钦佩之情。
  (1)第②句中搭配不当的词语是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2分)
  (2)“感情真挚动人,思想睿智深沉。”从原文中抽出,位置应在第______句的后面。(2分)
  (3)第④句中有一个词语多余,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第⑥句应填加的词语是___________,应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后面。(2分)
  二、阅读(50分)
  [一](20分)女教师的47个吻
  ①查(zhā)文红,从上海自愿来到安徽省砀(dàng)山县曹庄镇魏庙小学,当一名不拿一分钱工资的“编外教师”。开学第一天,当她兴致勃勃走进教室时,家长和孩子一看教师是个上海人,都用一种不信任的眼光看她。有的家长竟带着孩子离去,转到另外的班。这当头一棒把查文红打得摸不着头脑。她找到校长,问是怎么回事。校长道:“我们这里上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