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内容丰富,共10期。
  一、【厚积薄发】
  1.课本成语篇
  【相形见绌】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莫衷一是】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众目睽睽】然而,在众目睽睽之下决不能就此作罢,遭人哂笑。(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着。) 
  【断章取义】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强聒不舍】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和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啰嗦。不舍,不停。)
  2.诗词分类积累篇(诗中“鸟”)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
  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修改病句之“成分残缺或赘余”
  ①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使她很快恢复了健康。(可删去“通过”或“使”)
  ②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可删去“通过”或“使”)
  ③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去掉“对于”或删掉“受到”)
  ④这句话的后面,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无声”与“潜台词”重复,删去“无声”)
  ⑤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要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而应当正确地对待自己。(“妄自菲薄”意思就是自己小看自己,删去“自己的成绩”)
  ⑥⒅⒆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删去“由于”或“使”)
  ⑦通过少年团校的学习,使我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删去“通过”或“使”)
  ⑧国家、社会、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句末补上“的权利和义务”)
  ⑨在语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使她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大。(删去“在…下”或“使”)
  ⑩对于雷锋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去掉“对于”)
  ⑾从这次活动中,提高了广大师生的思想觉悟。(去掉“从…中”)
  ⑿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把“她”移到“由于”前或“得到前”)
  ⒀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他的自信心增强了。(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⒁从他上学那天起,就对语文产生了浓厚兴趣。(把“他”移到“从”前或“就”前)
  ⒂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的训练。(删去“一直”或“始终”)
  二、【趣味语文】
  表达的技巧(王跃农)
  同样的意思,因表达的方式不同,效果会迥异。
  有个烟鬼,正在教堂里祷告的时候,突然,他的烟瘾发作了,他只好问神父说:“我可以在祷告的时候抽烟吗?”神父一听说:“绝对不行!”那个烟鬼想了想又说:“那么我可以在抽烟的时候祷告吗?”神父一听高兴地说:“当然可以。”其实,两句话在内容上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因为表达方式的不同,结果,产生了迥然不同的表达效果。烟鬼的机智就在于通过巧妙改变表达方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一次,皇上梦见自己的牙齿掉光了,于是,皇上让大臣为自己解梦,大臣想了想说:“此梦不妙,说明您的家人将比您早逝。”皇上听了大怒,把大臣狠狠地揍了一顿,然后又问阿凡提:“你说呢?”阿凡提笑笑说:“此梦妙极,说明您将比您的家人长寿得多。”皇上听了大喜,立刻重赏
  四、【美文诵读】
  心驻芳华(吴锡平)
  当期待已久的爱情没有如约而至,当执著的付出没有收到应有的回报,当放飞的真情祝福一去不返,当……朋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永远别忘了,要让心中常驻一份芳华。
  当自私冷漠侵蚀内心世界时,当虚伪欺骗动摇你的处世准则时,当挫折打击接踵而至、事业生活遭受重创时,当众声喧哗、心浮气躁盛行一时……要让心中常驻一份芳华。
  心驻芳华,失意时,不怨天尤人,不萎靡消沉,不失雄心信心,不坠青云之志,依然踏着坚实的脚步走进生活,创造生活。
  心驻芳华,在迷惘中不会丢失心中的梦想,在众声喧哗中不迷失自己的方向,保持独有的清醒,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风也依旧,雨也依旧。
  心驻芳华,纵是身处北风呼啸、万木凋零的数九寒冬,心中洋溢的也是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的阳春三月;心驻芳华,把梦想当成一粒种子收藏,悄悄地孕育生命的动静,最终绽放一段惊艳的风华。
  心驻芳华,营造的是一处心灵花园,筑在心灵深处,遮风挡雨,呵护心灵;平息浮躁,净化心灵。心驻芳华,不慕大荣华,但求花影重,让灵魂散发馨香,将世俗物欲的侵袭拒之门外。
  心驻芳华,是在沙漠化的边缘培植几缕葱笼的绿意的一种艰辛的努力,是一种内在的省察与提升。虽然窗外就是繁华喧嚣,但心中自有绿意盈怀,滋益身心,明理冶性。
  心驻芳华,是在心中树立一杆人格的标尺,标示人之为人的准则,指引人生的方向;心驻芳华,是一种坚守品格、不随时弊世俗的抗拒和努力;心驻芳华,注定将成为生命中的一抹亮色,烛照人生的意义。
  心驻芳华,温润潮涨潮落的情感潮汐,滋养充满身心的浩然正气,铸造立于天地间的堂堂正正的健壮体格,激荡奋发有为进取有成的壮志豪情!
  (摘自2002年《演讲与口才》第5期)
  五、【诗人多难】之李白
  李白小王维一岁,是公元701年下凡的,其出生之地在遥远的楚河流域的碎叶。 
  一些想神化李白的人总是宣扬,在李白脱胎之际,他母亲看到金星一闪,炫耀的光芒照亮了夜空。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在这一年,天下平平静静,并没有任何预示李白下凡的征兆。 
  不过李白的存在,毕竟是以一个伟大的诗人而存在的,唐诗瑰丽的高峰,也是由李白之手创造的。 
  在我看起来,李白是这样一个诗人,他伸展着浪漫主义的翅膀,飞翔于民歌和神话的蓝天白云,但他的眼睛却望着人类的烟火与红尘。作品雄奇豪放,痛快淋漓,充分表现了诗人灵魂的搏动与个性的自由。语言流转多变,音律和谐多调,从而微妙地表现了诗人的感觉与情绪。 
  我以为在文学方面,中国人可以向国际社会推举的大师,在公元前四世纪或三世纪,是屈原,在公元前二世纪,是司马迁,在公元四世纪,是陶渊明,在十一世纪,是苏轼,在十八世纪,是曹雪芹,在二十世纪,是鲁迅。公元八世纪,是中国人的鼎盛时代,出现了两个文学大师,一是李白,一是杜甫,李高于杜。
  那么诗人的命运呢?命运是大起大伏的。 
  小时候,李白随父亲迁居蜀川,所以他是绵州昌隆人。他在故乡青莲度过了调皮的少年和放任的青年,并培养了他的侠气与道骨。他也喜欢读书,不过他更为喜欢的还是舞剑和饮酒。 
  大约25岁左右,李白奔下岷山,漂流长江而去。几年之后,他在安陆娶妻,但他却一点也不满于打渔种稻和养儿育女的生活。他胸怀大志,常常往来于襄州襄阳一带,寻找发展的机会。在这一阵,他结交了孟浩然。此时此刻,孟浩然在鹿门山醉月迷花,一副红颜,尽管还没有到长安去亮相,可他却已经扬名天下了,李白当然很是羡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