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约5900个字。

  《囚绿记》
  (教学设计)
  新余四中高中语文组涂韶华
  【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科(必修二)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教师】涂韶华(新余四中)
  【课文理解】
  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条一段“交往”的故事,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真挚的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绿是全文描写的客观对象,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文章思路大致可以分为“发现绿”“恋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部分:
  1—4段写发现绿。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其实是在绿出现之前交代背景。这背景是寒伧的,但有了绿枝条就顿然有了生气和活力。
  5—7段写恋绿。“我”怀着喜悦与满足的心情选择了这狭小而潮湿的房间是因为有一绺青藤为伴,不再孤独,陌生的“我”与绿叶“对话”,忘记了不快;象征生命、希望、快乐的绿色滋润“我”那颗等焦了的心。这一部分为下文写“囚绿”作了充分铺垫。“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这句理性化的格言,表明了对绿的至爱并非刹那的冲动,而是源于恒久的理智。“绿”代表着自然,代表着新生,代表着希望
  8—12段写囚绿。这五段是文章的主体,与文章标题呼应,写出了绿枝条生命变化的五个阶段。第8段写作者引绿入室。叙述描写不多,以抒情为主。“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措词甚好,很形象富有质感。第9段写发现“生的欢喜”。外加一个联想,从前乡下的事情,行文生出必要的“歧路”,跌宕生姿。第10段写绿枝条执意向外。观景甚细。第11段写绿枝条渐瘦渐弱。描写绿枝条衰败过程。第12段写计算绿囚出“牢”的日子,囚绿至此结束,情感回到原来的喜绿状态。
  13段是放绿。“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是文章背景,既是作者活动的背景,也是绿枝条生存的背景。对绿枝条的关心和照看突然暂停,变成求生的谋划。最后“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绿枝条获得新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