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560字。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圈点关键词句概括行文脉络。
2.能揣摩抒写绿的形象的句子,探究绿的内涵。
3.能通过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说出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4.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陆蠡,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原名陆考原,幼时有神童之称。著有三本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译著有俄国屠格涅夫的《罗亭》,英国笛福的《鲁宾孙漂流记》等。陆蠡貌不轩昂,语不惊人,服装俭朴,不善交际;心地坦白,对朋友至诚至义;“不愿说好听的话,不肯做虚夸的事”,“喜欢埋头做事,不求人知”。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上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日,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年仅34岁。
二、背景资料
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本文写于1938年,即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当时作者留居在已成“孤岛”的上海,被迫与广大文化战士隔离了开来。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于是他回顾了一年前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沉默、内向的性格,使他的行文含而不露,抒情深沉委婉。
方法练习
一、字音识记
急不暇(xiá)择 移徙(xǐ) 揠(yà)苗助长 蕈(xùn )菌
淅沥(xī lì) 涸辙(hé zhé) 猗(yī)郁 囚系(xì)
陆蠡(lǐ) 婆娑(pósuō)
二、字形辨识
移徙 气候 常春藤
徒步 王侯 奔腾
缘故 闲暇 娇气
大笔如椽 瑕不掩瑜 矫情
鸟喙 闻名遐迩 骄傲
瞥见 猗郁
蹩脚 涟漪
舞弊 绮丽
敝帚自珍 依靠
遮蔽 旖旎
三、词语释议
涸辙:干涸的车辙。
婆娑:①盘旋舞动的样子、②枝叶扶疏的样子③眼泪下滴的样子。
猗郁:茂盛的样子。
了截:明了简截。
移徙:这里指搬移。
缘引:顺着牵引。
蕈菌:蘑菇。
涸辙之鲋: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鲋鱼(鲫鱼)。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涸泽而渔:放干了池水捕鱼,比喻贪图眼前利益,不留余地,不顾长远利益,也作竭
泽而渔。
急不暇择:形容情况紧急,来不及选择。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击战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