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40字。
《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
1.选出注音无误的一项。( )
A.塾shú师 程颐 yí B.朱熹 xī 颛zhuǎn顼
C.虞yǔ舜 懒惰túo D.譬pì如 国难nán
2.选出书写无误的一项。( )
A.虚妄 锻炼 不攻自破 B.评判 辨论 墨守成规
C.视查 承认 治学严紧 D.根据 思索 三黄五帝
3.选出释义有误的一顶( )
A.治学:研究学问 墨守:死守旧规,不知变通
B.启迪:开导、启发 停滞:受阻而不能顺利运动或发展
C.学者:做学问的人 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而著名的学者
D.虚妄:虚假狂妄 流俗:一般的风俗习惯
4.选出引号作用与众不同的一项。( )
A.“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C.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D.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变成飞动的甲虫?
5.选出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 )
A.除非你亲自去解释,他才会相信。
B.即使工作再困难些,他也不会退缩的。
C.这本书虽然大致翻阅一下,也要花不少时间。
D.只有坚持认真预习,才会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①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③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④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⑦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⑧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⑨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 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 _,常常 书中的学说,常常 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的。⑩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 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怀疑与学问》的作者 , 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有不少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