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50个字。
  《女娲造人》公开课教案
  南京一中郝明霞
  【教学目标】
  1.探讨神话的特点。
  2.探究女娲形象。
  3.体验文中洋溢的喜悦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神话丰富奇特的想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由大家所熟悉的古代神话导入“女娲造人”。介绍作者袁珂
  二、 检查字词
  三、整体把握:就课题提问。速读,回答。
  四、比较阅读:
  这篇文章是根据《风俗通》改编的。这是《太平御览》引用的原文和译文。
  和课文相比,风俗通的记载太简略。尤为突出的是,袁珂文处处洋溢喜悦感。
  五、探究阅读
  1、美好的情感  
  找出表现喜悦感的语句,谈谈体会,品味语句,朗读、评议。
  提示:这种喜悦感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如产生灵感的喜悦,创造成功的喜悦。初为人母的喜悦,艰苦工作的乐趣,等等。大家仔细体会。比如,
  5-8节,“妈妈”“兴高采烈”“跳跃、欢呼”,几个细节,写出了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
  9-10节,“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这是因为这是一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孩子的诞生让女娲变成了一位慈爱的母亲,哪位母亲看着自己可爱的新生儿,能不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这世间有了母亲与孩子,也就有了爱和温馨。
  朗读:世间第一个人就这样诞生了。谁能通过朗读,再现这狂喜的一瞬间?配乐,评议。
  11节,你觉得应该怎样读这一节?为什么?
  12节,运用照应。有了人,女娲再也不孤独、寂寞了。有了人,天地间生机蓬勃起来。
  13节反复衬托手法晚霞里,星光下,女娲忙碌的身影,多像一位勤劳的母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