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00字。
  《敬畏自然》教案
  付仁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 
  2、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找出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并品味其深层含意,了解对比和反问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通过此篇议论性散文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1、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并品味其深层含意,了解对比和反问的作用。 
  3、树立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难点:品味关键性语句的深层含义,理解文中的深刻哲理。 
  三、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1、课型:教读课 
  2、教学思路:激趣导入 ——自主学习展示 
  课文阅读 ——整体感知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学习小结 ——画龙点睛 
  延伸反馈 ——巩固练习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交流展示同学们在课下找到的大自然景观的图片,谈谈你的感受。 
  2、大自然是美丽的,雄伟的高山,辽阔的草原,蔚蓝的大海,美丽的花园,。无不为人们所陶醉。大自然孕育最聪明,最美丽,最富有灵性的人类。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她的怀抱中成长、繁衍、壮大。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到自然惩罚的现象却也屡见不鲜。例如:沙漠、火灾 地震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议论性散文《敬畏自然》看看作者是如何阐述这个问题的,那些东西着的我们学习和品味。 
  (二)阅读 
  1、整体感知 
  课前同学们已经读了课文,检查一下阅读情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师提出的问题。 
  (1)本文主要谈论的是什么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 
  (2)用什么样的方法谈论的呢?着重写得什么内容? 
  (用比较的方法,着重比较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谈人和自然的关系究竟如何。) 
  (3)那么人和自然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人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 
  (4)那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对大大自然呢?(应该敬畏热爱大自然。) 
  2、重点研读:(注意:本文是议论性散文,较多的使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因而和我们第二单元所学的抒情散文不同,议论性散文有观点、有论据,但又富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使议论性的内容具有感染力。) 
  (1)、齐读第一段:就第一段内容学生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生生师生互动学习) 
  总结:作者从历史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从智慧的角度提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那么作者通过分析论述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关键的语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同学们多者一段的内容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提出来 
  (2)、那么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下面我们重点研读中间部分,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得出结论的,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品味和学习的。请学生默读中间部分(2—10段)然后解决问题。(生生师生互动学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