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90字。
捕蛇者说
课内文段
2004上虞市
柳宗元笔下的“永之人”为何要争着去捕蛇呢?阅读后,请回答19—22题。
(三)(9分)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3分)
然得而腊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苛政猛于虎也( )
20、能统领第一段内容的一个词语是 。第二段作者引用孔子“苛政猛于虎也”的目的是要说明 。(2分)
21、下列各句中“去”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⑴去死肌,杀三虫 ⑵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
⑶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⑷挈妻子而去之走
A ⑵⑶ B ⑴⑵ C ⑶⑷ D ⑵⑷
22、翻译句子(2分)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
19、(3分)把肉晾干 等待,含有“希望”之意 比
20、(2分)异 赋敛之毒甚是蛇
21、(2分)D
22、(2分)略
2004台州市
三、文言文(14分)
1、《捕蛇者说》中,写凶暴的小吏到乡间情形的四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想想《捕蛇者说》一文第四、五段,回答问题:
①“斯役”和“吾赋”分别指什么?蒋氏不愿更投复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答)(3分) ②因为上述原因,作者发出的感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选出对句义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缴光了地里的出产,用完了家里的收入。
B、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厉:顶着风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着有毒的疫气。
C、又安敢毒耶?又怎么敢怨恨呢?
三:1、叫嚣乎东西 隳突乎南北 哗然而骇者 虽鸡狗不得宁焉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
3、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4、①“斯役”指捕蛇的差役
“吾赋”指蒋氏的赋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②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③A
2004朱周市
[乙]余闻而愈悲。孔子日:“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8(乙)段引用了孔子的名言:“苛政猛于虎也。”孔子还有关于学习方法的名言,请写出你在初中课内学过的一句。 (1分)
答:
9 (乙)段中有《捕蛇者说》一文的主旨句,请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 (2分)
答:
10 (乙)段“今以蒋氏观之”的“观”与(甲)段 一句中的“观”,表意相同。 (1分)
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写半句不得分。或学而时习之,或温故而知新,或默而识之,标准同4)
9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评分说明:大意对1分(关键词理解有误不得分),表述1分(标准同2)。
10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或予观夫,或予观夫巴陵胜状)”
05绍兴(三) (9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