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80字。《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体会战争对人和人类文明的巨大戕害,从而对战争和人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2 体会设置悬念在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3 理解反复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设置悬念的重要作用;主人公“我”的心理历程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二战期间一位失去了儿子的母亲为她战死的儿子写下了这样一句墓志铭:“你走了,国家失去的仅仅是一个士兵,但是我失去的却是整个世界。”战争究竟是什么?是来自死亡的恐惧还是子弹在身体里面翻滚的痛苦我觉得都不是。战争摧残最多的应该是人的心灵,不管战胜还是战败,不管正义还是非正义,最受创伤的永远是你我这样的平凡人。然而世界上的枪炮声还没有停息,生命依旧在流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让我们带着人文关怀的精神来看看战争中一个17岁少年的内心世界。(2分钟)
  二、作者介绍:1929年到1931年欧洲爆发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欧洲很多国家都卷入了这场经济危机,德国也没有能够逃过。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希特勒出任了德国总理,开始了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法西斯统治。本文的作者伯尔就经历了这样一个时代,伯尔是德国的小说家,他的父母是反法西斯的天主教徒。这样的家庭环境对伯尔日后的创作有相当深远的影响。伯尔的代表作品主要有《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九点半钟的台球》。1972年因“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结合典型的灵敏技巧和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的巨大贡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伯尔是一位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的作家,他声讨战争,批评社会和国家,批评大众传媒和教会。他身上体现了德意志的精神,因此他被称为“德国的良心”。1985年伯尔去世,联邦总统亲自抬棺为他送行。伯尔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伯尔不光是德国的,也是世界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就是伯尔一篇出色的反战小说。(3分钟)
  三、整体感知课文
  (1) 通过浏览全文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2分钟,同学回答)
  明确:在一个由学校改建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