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70字。
    第一轮复习专题指导:语义歧义的消除
  表达的意思被听者或读者误解为另一个意思,一份合同甲乙两方理解
  不同造成司法纠纷,这就是歧义。逻辑上叫违反"同一律"。
  要消除句子的歧义,使表达的意思明确无误,首先要了解歧义是怎么
  产生的,进而探讨消除歧义的办法。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交代一下: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看似歧
  义的语句并没有也往往不会被人误解。如,某领导站在欢送大会主席
  台上,指着戴大红花的五个年轻人说:"这五个大学法律系的毕业
  生……",听众不会误解为来自五所大学的若干名毕业生。所以,在生
  活中,对待"歧义"的句子,不必草木皆兵。
  下面主要谈书面语歧义现象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如何消除歧义。
  1.词义不明确 
  有些词本身词义(乃至词性)有两种以上,往往造成歧义。
  ①动词词义两可:"当地百姓已告政府"的"告"有"告知""报告给……"
  之义,也有"状告""控告"之义。如系后者,那就是民告官的案子了。"
  我借他三本书""借"也有双向的理解。
  ②量词词义两可,如"个",就有"位"(指人)"家"(指单位,如公司、
  银行)"种""盘"(如"两个素菜")……
  ③短语语义两可:"开刀的"既可指执刀的医生,也可指接受手术的患
  者;"打工人"可指"打工的人",也可指"打了工人"……
  ④代词指代两可:"他和他的父亲在一个单位,他从来不开后门",后
  句"他"指代不明。
  有时词性也有两可的情况,"和"可指两方相加,也可指两方发生关
  系。前者是连词,后者是介词。
  消除此种原因造成的歧义,要尽量换词语。
  2.省略不明确
  "大妈看着几个解放军战士,面带难色""面带难色"指谁?不该省略代词
  "她"或"他们几个"(两句句义完全不同)。
  消除此种原因造成的歧义,要补上不该省略的成分。
  3.重音不明确
  口语中根据不同的表达意思,准确地读出重音,书面语则要看阅读者
  的理解,理解不对,重音错位,就有了歧义。"你不该打他"便有多种
  理解:重音在"你",意思是要由可以打的人打;重音在"打"字上,意
  思是应采取说服教育的办法;重音在"他"字上,意思是打错对象;重
  音在"该"字上,意思是打的理由不足……
  消除此种原因造成的歧义有两种办法:一是在重音的字下加着重号,
  二是补写必要的语句(即补足语境)。如"你不该打他"或"你不该打他,
  他的毛病没那么严重"。
  4.切分不明确
  口语表达中根据长句的句义,恰当地处理停顿,切分明确,语义无
  歧。书面语的长句,切分的不同,可有不同的理解。"我看见他在图书
  馆"既可理解为"我是在图书馆看见他的"(我看见他/在图书馆),也可
  以理解为"他在图书馆,我看见了"(我看见/他在图书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