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5170字。
福建省漳州双语实验学校2008-2009学年度
高中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卷A卷
命题人黄佩珠08、10、25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33分,第Ⅱ卷117分,总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33分)
一、选择题 (33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寥(liáo)落兴(xìng)奋喋(dié)血长歌当(dāng)哭
B.立仆(pū)惩创(chuāng)隔(gé)壁殒(yǔn)身不恤
C.解剖(pōu)屏(bǐng)息拭(shì)泪叱咤(zhà)风云
D.菲(fěi)薄夹(jiá)克鳏(guān)夫熙(xī)熙攘攘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文采顿足精悍绿草如茵
B.形骸喋血微漠炯乎不同
C.黯然廖廖租赁不能自已
D.桀骜虐杀踌躇深居减出
3.填入空缺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 至于泣下。她,刘和珍君,那时是
前往的。真的猛士,将更 而前行。中外的杀人者却 昂起头来。
A.黯然欣然奋然居然 B.黯然奋然欣然居然
C.茫然欣然奋然居然 D.茫然奋然欣然居然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散文能提高和洗涤人的灵魂和精神境界。
B.家养的鸟,用不着找吃喝,慢慢地会失去寻找食物的本领。一旦飞出笼子,难保不死。
C.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水均益曾经采访过两次叶利钦。
D.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我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要我回来的原因。
5.文后的句子,能衔接上文使上下文文意相通的正确选项是 ()
海是动的;山是静的。海是活泼的,山是呆板的。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断,如同病牛般。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______
A.潮声先是有点含混,像孩子牙牙学语,待到清晰时,又可辨高与低,颤与滑,无一不清亮而和谐。
B.它呜哮着,猛列地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
C.月光下,海面织出了朵朵银色的浪花,美丽地跳动着。
D.从天边微微粼粼直卷到岸边,触着礁石,更欣然的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6.下面对作家作品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记念刘和珍君》以作者的悲愤感情为线索,边叙边议,是一篇记叙、抒情和议论结合得很完美的文章。
B.《小狗包弟》一文思路清晰,行文自然;以身边琐事入文,抒发了真挚的情感,在构思上做到了以小见大。
C.《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篇幅虽然非常简短,但文意深刻、高远,格调高雅,气势雄浑。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对下面“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唯大王命之②何厌之有③函封之④辍耕之垄上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 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C.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不同 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
8.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沛公军霸上②素善留侯张良③项伯杀人,臣活之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⑤秋毫不敢有所近 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⑦范增数目项王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⑩此其志不在小
A.①⑦⑨/②⑤⑩/③⑧/④⑥B.①⑦/ ②⑤/③⑧⑨/④⑥/⑩
C.①⑦/②⑤/③⑧/④⑥/⑨⑩D.①⑦⑨/ ②⑤/ ③⑧/④⑥/ ⑩
二、阅读《垓下之围》片段,完成9--11题。(9分,每小题3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